尉迟恭和寻相本来就失败了一次,此次又被李世民占了先机,自然毫无准备,仓促迎战之下,所部人马全军覆没,只有他们两个人勉强逃了出来。
李世民在阻击完这两个人之后,随即便率军返回柏壁,继续与宋金刚大军对峙。
返回柏壁的李世民收到了来自诸将的请战书,众人都想趁着如今的胜利对宋金刚发起决战。
可李世民不想,不仅不想,他还想好好在柏壁多屯扎一些日子。
诸将有点不解,纷纷问李世民原因。
“宋金刚屯聚浍州,乃是刘武周的屏障,若他失利,刘武周必然率军南下接应,急于猛攻,效果不会太好,而如今宋金刚孤军深入我军腹地,此是天要灭他,正助我也,此外,宋金刚大军粮储皆赖劫掠,不敢耗战,若我军以逸待劳,避其锋芒,则彼竭我盈,方能克之,再令两路人马进攻汾州(位于今山西汾阳市)与隰
州(位于今山西临汾市隰县),冲击宋金刚腹地,令其首尾难顾,宋金刚粮食不够,必然不想和我军多战,必定会逃走,待他遁逃之时,便是我军克敌之日。
”
诸将听完之后,纷纷点头称赞李世民的决策,可就是这时,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传到了李世民这里。
斥候回报来说,被尉迟恭和寻相俘虏的永安王李孝基已经送到刘武周那里去,但是,永安王在逃脱的过程中,被刘武周所杀。
李世民听完这个消息之后,大为震惊,心中也是无限悲痛,但是他目前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是忍气吞声。
如今尉迟恭和寻相被自己打败,蒲坂就只剩下王行本的势力,假若拿下蒲坂,势必能够打通进入河东的通道。
李世民当即决定,率军进攻蒲坂。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庚辰)正月初一,李世民派将军秦武通出发蒲坂,吹响了进攻王行本的号角。
王行本独自坐镇蒲坂本来也是缺兵少粮的,如今尉迟恭和寻相接连被李世民挫败,而宋金刚和刘武周却没有任何援助送到,城中已经是到了严重缺粮的地步,用不了多久,蒲坂很快就会沦陷。
思来想去,王行本决定冒险突围。
可是,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手下的士兵的时候,这帮平时替他卖命的士兵却没有一个人点头同意的。
没有一个人愿意走?难道大家都要战死在这儿?
王行本起初还觉得挺感动的,但是随后就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头,士兵们不是想据守蒲坂,战至最后一刻,而是打算投降唐军。
王行本一看众叛亲离,没人听从自己的话,心中也是无限的难过,于是便决定少数服从多数,留下来献降蒲坂。
在和唐军僵持了十四天之后,王行本打开蒲坂城门,率军投降唐军。
王行本到底是个嘴硬的人,当初承诺要为尧君素报仇,如今却为了活命,只能开城投降。
因为再不投降,连活路也没有了。
可他却不知道的是,他投降之后,才是真的没有了活路。
三天之后,李渊从长安赶到了蒲坂,并且重点说明,要来好好看看当年想弄死自己的王行本。
李渊虽然贵为天子,但也是个记仇的人,当年尧君素给自己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如今尧君素虽然死了,但是他的部将却还活着,是不是有些账该好好算算了呢?
李渊并没有打算留着王行本给自己效力,而是很仁义的给了他一个痛快,把他推出去斩了。
李世民听闻自己的父亲前来,于是便率轻骑兵部队赶赴蒲州前去接驾。
李渊此次出关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为了视
察战况,再一个就是为了王行本而来。
如今听闻战局有利于唐军,于是他便心满意足返回长安去了。
可就在李渊前脚刚走,后脚宋金刚的人马就杀到了绛州,并把绛州围了个水泄不通。
不仅如此,坐镇太原的刘武周也开始行动了,他分派人马进犯潞州(位于今山西长治市潞州区),并且在数日之内攻克了长子(位于今山西长治市长子县),壶关(位于今山西长治市壶关县)等地。
潞州刺史郭子武实在不是刘武周的对手,他既没有足够的势力对抗如今的刘武周,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保住潞州城。
就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朝廷却送来了一道诏令,这道诏令对于郭子武来说,既是救命的好消息,也是要命的坏消息。
好消息是皇帝派人来救援潞州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