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ww. 95txt .com
隋朝的末年,是一个群雄并起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什么王霸角色,什么跳梁小丑都有了施展的舞台。但也有一些投机分子,不仅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反而还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里面典型的代表就是来自兖州的徐圆朗。
徐圆朗本来是兖州一个地道的农民,在隋末那个混乱的年代里面,为了生存下去,不得已选择了造反。
注意,是不得已。
毕竟造反是个杀头的买卖,没有人疯了会去干这种灭九族的事情,除非是实在是没有活路了。
义宁元年(公元617年丁丑)正月三十日,徐圆朗带着自己辛苦组织起来的人马进攻东平,并一举将其拿下。
拿下东平的徐圆朗并没有闲着,他深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随即便兵分两路,前去抄掠各个州县,很快便占据了琅琊以西和东平以北的全部地区军队人马也扩充到了两万多人。
在隋末,一般的起义势力有个万人部队就敢公开和朝廷对着干,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徐圆朗也想过要和朝廷对着干,但问题是,他这个人实在是不自信,在占了那么多城池之后,也没有明确表过态要继续扩大自己的地盘,反而是保持起了观望的态度。
观望就观望吧,毕竟人数也不算很多,和瓦岗,窦建德等人的人马比起来,自己的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徐圆朗的想法还是比较现实的,他觉得自己一个人折腾,成不了大事,于是便想着要和别人联合。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找有共同想法的投资创业人。
在这一年,徐圆朗看上了势力日渐强大的瓦岗,他觉得瓦岗是个实力和前途都不错的大造反集团,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徐圆朗决定带着人马加入了瓦岗。
当李密的手下,徐圆朗也是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后才决定的,因为李密的人气不错,待人也比较够意思,跟着他混,准没有错。
只可惜,徐圆朗算盘打错了。
瓦岗的实力在当时确实很强,但倒霉就倒霉在这么强的造反集团,身边也有很多竞争对手在等着算计他。
自打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决定北返的时候,李密便率领瓦岗众人奋力阻击宇文化及,只可惜在宇文化及的身上消耗的实在太严重,瓦岗有点撑不住了。【#*www.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很快,徐圆朗便发现了一个致命的信号。
瓦岗要完!
可是等他发现这个信号的时候,已经是有点晚了,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宇文化及和李密在一边打的火热,却被后来居上的王世充捡了便宜。
瓦岗在王世充几次三番的围困之下,最终不敌,瓦岗大势已去,李密在遣散众将之后,决
定归附唐朝。
集团公司创业失败,瓦岗股东大会的股东不仅一分钱遣散费都没有领到,反而还要自谋生路。徐圆朗人生中的第一次投资算是栽了。
瓦岗没了,但是还有王世充这个大公司可以选择啊,所以徐圆朗二话没说,立马带着仅剩的团队投奔了现在新崛起的王世充。
人生中第二次投资之旅即将开启。
徐圆朗起初是不愿意投奔王世充的,毕竟王世充人气不好,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其实王世充身上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比如说人家盘踞着天下的中心东都,再比如人家是朝廷正规的在编官员,就算是独立自主搞造反创业,也有国库的资本可以用来支撑,所以思来想去,王世充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切的真相必须要自己亲自用眼睛和大脑去验证,光是道听途说,是不足以相信的。
徐圆朗在投奔王世充之后,他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耳听为实,眼见为虚这句话确实说的很正确,王世充确实不是个什么好人。
在看到王世充干的种种过分的事情之后,徐圆朗脑子里又冒出来一个想法。
跟着这种人,没什么好下场,早点离开,免得跟着他一起陪葬。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己卯)七月,徐圆朗决定放弃投资王世充,转而带着自己辛苦打下来的一亩三分地投靠了李渊。
徐圆朗人生的第三次投资之旅又再度起航。
徐圆朗这个人本事不大,想的还挺多,王世充在外边得罪的人不少,徐圆朗不想跟着一起当冤大头,思来想去,还是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