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败寇列传 > 熊虎草莽卷_唐—庞勋传(二十二)

熊虎草莽卷_唐—庞勋传(二十二)

,士兵之中生出了要逃跑的想法。

庞勋眼看情况如此,为了安定军心,只好带着人马逃奔到蕲县以西,可是等他到了蕲县西边的时候,庞勋傻了眼了。

此刻的官军已经提前他一步到达了这里,结果庞勋正好赶到,被官军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庞勋的人马来不及躲闪,只好仓促迎战。

这场战斗对于庞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自他起兵到现在,他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狼狈的境地。

此战,庞勋被杀掉了一万多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人因为着急忙慌逃跑,被逼到蕲水河里淹死,最终投降的人数仅仅只有几千人。

庞勋最后的翻盘筹码算是彻底报销掉了,而他本人也在这场战斗中丢掉了性命。

事情到了这里,算是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对于康承训来说,事情还远没有结束。

因为庞勋的尸首并没有找到。

当时

在蕲县的战斗过程中,由于战场情况混乱,加上康承训也不认识庞勋的面目,所以造成了在战后寻找庞勋尸首时手足无措的境地。

不过好在投降的士兵里有人认识庞勋的面目,在经历了几天几夜的搜寻之后,庞勋的尸首终于算是找到了。

至此,康承训算是能够安心的向朝廷交差了。

庞勋死亡的消息,算是对这场起义行动的一个终结,在宿迁,庞勋各寨的人马听闻庞勋战死的消息之后,纷纷发动哗变,杀掉了当地的守将,带着人马投降了康承训。

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除了各寨的投降之外,进攻萧县的西北面行营招讨使宋威也拿下了萧县,徐州西北的局势算是彻底平定了。

可问题是,西北面的局势平定了,但徐州南面的濠州却依然没有能够拿下。

濠州当时是庞勋的残党吴迥镇守的,在听闻庞勋战死的消息之后,吴迥并没有选择放弃抵抗,而是一直负隅顽抗,企图和南面行营招讨使马举死磕到底。

对于这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人,马举自然也是不手软的。他发誓,只要是攻陷濠州,必然要用最残忍的方法对待吴迥。

可问题是,从夏天一直打到冬天,濠州城连个缺口都没有被打下来,不由让马举有点力不从心。

当然,力不从心的还不光马举,还有城中的吴迥。

本着抵抗到底的精神,吴迥凭着濠州城坚固的城防,准备要和马举死磕到底,但无奈城中的粮食已经消耗殆尽,没有办法,他只好狠了狠心,动了城中百姓的念头。

既然如此,吴迥依然无法保障濠州接下来的防守工作,在马举大兵压境的压迫之下,抵抗了几个月的吴迥选择在十月十七日这天夜晚,决定突围。

但马举就在眼皮底下守着,想要逃出,简直难比登天,最终马举率军奋力追击逃跑的吴迥,在招义最终追上吴迥的残部人马,并一举消灭。

至此,持续了两年之久的庞勋起义彻底宣告失败。

这场起义可以说对唐王朝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不仅让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的复杂,甚至也为后来的黄巢起义提供了温床。

后来宋代著名的史学家宋祁在编著《新唐书·南蛮传》中写道“有国者知戒西北之虞,而不知患生于无备。汉亡于董卓,而兵兆于冀州;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就从根本上论述了唐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对于战争,唐王朝一直把精力和目标都放在了西北,却忽视了中原地区的防备,以至于闹出了桂林的戍边士兵擅自返乡闹事的情况,若没有这次大动干戈的行为,也不会有日后更大规模的黄巢起义运动。

当然,这些事情现在还都不是唐王朝要考虑的事情,此刻要考虑的,是如何对官军进行封赏。

此次平叛任务之中,涌现出了很多不怕死的猛人,而朝廷对于这些人的贡献,自然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在事情平定之后,很多人受到了应有的封赏。

由于康承训是此次战斗的总指挥,所以论功绩来说,康承训的功劳最大,因此朝廷便把他调到了最重要的岗位之上,担任了拱卫京师东大门和北大门的河东节度使,同时还挂职在朝廷担任同平章事。

而因为守卫泗州出名的杜慆刺史,此次则被封为了义成军节度使。这个节度使职位也是个肥差,负责管理河南的滑州和郑州等地。

而一直没有混出名堂的辛谠,也因为此次泗州保卫战的功劳,被加封为了亳州刺史。(辛谠为了救援泗州,前后十二次突围进出泗州城,算是拿命换回来的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