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ww. 95txt .com
作为一个朝廷的通缉对象,没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但从王仙芝他的个人奋斗目标来看,贩卖私盐终究只是一个短期的业务,也不可能发展成为合法化的经营规模,况且,像这种东躲西藏,见不得人的买卖,趁着年轻干干还行,要是再上点年纪,怕是连逃命的体力都没有。
王仙芝其实对干贩卖私盐这种工作还是挺乐此不疲的,但无奈就无奈在,这几年的光景实在是不好。除了朝廷通缉以外,关东还发生了大旱的情况,老百姓颗粒无收,连饭都吃不上,谁还来买自己的私盐?
这是一个典型的供求关系,王仙芝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可现在他要解决的问题是,既然贩卖私盐市场没了,那接下来该干什么?
王仙芝是思考了很久,一直也没有考虑出个头绪,直到他把目光放在了越来越多的流民身上,他终于发现了自己未来的前途。
造反!!!
王仙芝虽然一直在江湖上混,没有什么时间去读书,可是头脑还是很精明的,他切中要点和痛点,成功把老百姓的矛盾转嫁到了官府的身上,并通过书写檄文,联络各地贩卖私盐的同行,成功把造反的想法传达了出去。
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甲午)王仙芝从濮州长垣起兵,自称自己是“均平天补大将军”,彻底拉起了反唐的大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职务,颇有点打广告的意思在里面。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他很了解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也明白打什么样的广告,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王仙芝心里很清楚,老百姓渴望平均分配,但是朝廷怎么可能会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呢?但如果是上天来公平分配,似乎于情于理,都能说得通。
不得不说,王仙芝这次的广告打的效果还是很好的,百姓的反响十分的强烈,加入他部队的人也开始逐渐增多。
在有了足够的人手之后,王仙芝先对濮州和就近的曹州进行了洗劫。
凭着这个均平天补的称号,王仙芝在濮州和曹州算是不虚此行,直接拉拢到了上万人的赞助。
曹州和濮州是天平节度使薛崇的地盘,王仙芝如此明目张胆在这位节度使大人的地盘上拉人,也着实有点太欺负人。
薛崇算是个老好人,原先一直在兵部混,后来好不容易从员外郎熬到了郎中,结果却又要被分配到徐州去干招安庞勋残部这种擦屁股的事儿。
好不容易当上了一镇节度使,却又碰上了王仙芝的造反,这官当的,实在是太艰难了。
薛崇的运气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差,而王仙芝显然是不会可怜这位薛节度使的命运的,在进攻【!@www.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曹州的过程中,王仙芝的万人部队一举挫败了薛崇的人马,打的他只能偃旗息鼓。
在薛崇惨败之后,王仙芝在曹州的名气更大了,附近仰慕他的百姓接踵而至,前来投奔,甚至还有他以前的合作伙伴。
一位来自曹州冤句的中年人,他的名字,叫黄巢。
和王仙芝一样,黄巢也是干贩卖私盐生意的,只不过不同的是,王仙芝是自主创业,而黄巢属于是继承家族的企业。
但不管怎么说,两个人对财富有着共同的追求,此刻,同样对造反,两个人的追求也是一拍即合。
黄巢带着自己组织的几千人投奔了王仙芝,为了共同的造反目标一起奋斗努力。只不过王仙芝属于是被逼的造反,而黄巢则属于是主动造反。(之后再《黄巢传》中会讲到)
王仙芝和黄巢摧枯拉朽一般冲击和洗劫州县,拿下了很多城池,也拉拢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造反行列中来。
人数从原来的几千,迅速变成了几万,为了方便管理,王仙芝决定设立票帅,分别委任尚君长,柴存,毕师铎,曹师雄,柳彦璋,刘汉宏,李重霸,王重隐,楚彦威,蔡温球等人担任。同时有把自己的部队称为草军,似乎寓意是在告诉人们,他们的部队就像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位仁兄,此刻他们还都不算是什么出名的人物,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他们都将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尚君长,王仙芝的铁杆粉丝兼起义造反的宣传和外交大使,他还有弟弟,名叫尚让,是后来黄巢称帝之后的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