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派人找来笔墨纸砚,当场写下一首赞扬士兵们守卫荆州的诗,然后让身后的幕僚传阅观看,顺带点评一下。
如此情形之下,还有雅兴作诗,也不知道杨节度使是临危不乱还是故意捣蛋。
经过了一夜的奋战,王仙芝的人马攻势依旧很猛,而城内的士兵已经有点快要守不住了,这个时候,杨节度使才感受到了什么叫害怕。
诗也顾不上写了,杨节度使当即拿起笔来,写了一封求救书信,并加盖了自己的关防大印,这封信是送往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那里去的。
也就李福还离自己比较近,能够帮得上忙,要是指望朝廷出兵,怕是等援兵到来,自己的脑袋就已经被王仙芝拿去当球踢了。
除了找李福帮忙之外,杨节度使还抽调驻守在襄阳的一直特种部队。
沙陀骑兵。
沙陀骑兵虽然在以前算不上朝廷的正规部队,但由于多次平叛有功,沙陀的骑兵部队已经渐渐成
为了唐王朝的正式部队。
当时襄阳留有五百多沙陀骑兵,在杨知温的消息送出去之后,李福带着自己的人马火速奔赴荆州救援,半路上与襄阳的五百多骑兵汇合后,一同奔赴荆门。
沙陀骑兵的优势就是冲得快,所以,李福让沙陀骑兵作为先锋部队,先杀了王仙芝大军一个措手不及,随后自己赶到之后,这才赶跑了王仙芝。
荆州的危机算是解除了。可杨节度使却并不能彻底松一口气,因为接下来,朝廷还要收拾他。
随后,朝廷下旨,把杨知温贬为郴州司马。
司马这个官职在唐代不算是个小官,只有从五品,属于是个闲散官职,平时也没有什么业务需要处理,而且工资还发的比较多,被流放到郴州当司马,其实上和流放到当地去养老没区别。
杨知温算是被办挺了。可王仙芝的人马却也是没有闲着,荆州没有拿下,王仙芝转而改道去进攻江陵。
江陵的守备力量比较薄弱,王仙芝在这里找回了一些自信心,除了烧杀抢掠以外,城中的壮丁也被王仙芝拉拢走了不少,城中本来有三十万户人口,在经历了王仙芝的洗劫之后,有十二万户人口基本都被杀掉,江陵城彻底陷入凋敝的状态。
攻打完将领之后,王仙芝的下一步计划则是进攻申州。
在申州布防的是招讨副使曾元裕,王仙芝觉得自己现在人强马壮,怎么着也能够揍翻曾元裕,却不想,曾元裕是知耻而后勇,自打在朝廷被宰相郑畋点名告了黑状之后,曾元裕是无时不刻不想找王仙芝报着一箭之仇。
如今两人在申州相遇,一个是磨刀霍霍,自信满满,一个则是咬牙切齿,睚眦必报。双方就此在申州以东展开了一场较量。
王仙芝人马虽然众多,但毕竟没有修炼过,只是仓促凑到一起,所以很快就被曾元裕所击溃。
申州之战,王仙芝输的比较彻底,原先的万人部队几乎被斩杀殆尽,而从将领抓来壮丁也在这一战中被曾元裕招降或者是就地遣散,其数量也有上万人。
这个消息对于朝廷来说,绝对算的上是一个大好消息,更对于在外征战的宋威来说,影响不小。
由于曾元裕此战告捷,影响很好,朝廷决定让年老体弱,且已经卧病在床的宋威返回青州,同时还罢免了他的招讨使职务,令曾元裕担任招讨使,颍州刺史张自勉担任招讨副使。
这个安排的结果是比较折中的,他既考虑到了王铎和卢携的意思,同时也照顾到了郑畋。
两派都没有什么意见了。因为事情即将迎来最终的结果。
曾元裕担任了招讨使之后,并没有停下追剿王仙芝残部的脚步,反而是马不
停蹄去追击王仙芝。
王仙芝被曾元裕逼的走投无路,只能是选择南下,进攻蕲州。
最终,双方在蕲州黄梅(位于今湖北黄冈市黄梅县)相遇,此刻的王仙芝虽然还有好五六万人马,但已经是穷途末路,败局已定,此刻,曾元裕军队的士气比较高涨,这摆明了就是一场必输的战斗。
但王仙芝不甘心于被命运所驱使,也不认命,虽然士气不高,但他还是带着士兵拼死抵抗,直到最后···
王仙芝起初也想突围来着,但无奈曾元裕的人马和张自勉的人马实在太猛,根本就逃不出,最终,王仙芝在拼完了最后一丝力气之后,被斩杀于乱军之中。
至此,持续了三年之久的王仙芝起义彻底宣告终结。
其实回顾这场最终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