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为什么起这个名字,恕我孤陋寡闻,实在是考证不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名字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出来的,足见张遇贤也是个大忽悠角色。
确定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张遇贤便开始显露出自己的野心来,他除了向推翻南汉政权,而且还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朝代。
随后,他便先确定了自己的年号。
永乐!
当然这个永乐年号和后来明朝明成祖朱棣的永乐年号还是要区别一下的。既然大家都选这个年号,足见这个年号的含义实在是不错,被选中的概率实在是太大,所以就发生了这种历史年号“撞车”事故。
封号也有了,年号也都定了,这其实就已经预示着自己离造反不远了,很快,他便在这帮土匪里面任命官职,安排职级部署,使其成为了一个有组织的团伙。
光是搞这些,张遇贤似乎还觉得不够满足,随后便决定统一一下自己部队的服装打扮。
他别出心裁
的设计一套红色的衣服,让土匪们全都穿上,成为了特点鲜明的造反标志,也因为这个显著的特点,所以当地的老百姓称呼他们为“赤军子”。
一切都定下来了,那接下来的工作就好说了,开抢吧!
本身他们都是土匪,也没有什么文化,抢劫才是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也只能操起旧业,继续打家劫舍。
反观张遇贤,虽然他是这帮土匪的老大,但是实在是因为太年轻,没有什么过多的人生阅历,在抢哪儿这个问题上,他是半天都憋不出一句话来,只能是干瞪眼,活脱脱就是一个摆设。
可土匪们比不过不觉得他没用,相反,他们还觉得,既然是领袖,那完全不需要自己考虑问题,只需要拍板决定是前进还是后退就可以了,剩下的全都交给他们这帮头目去处理。
由于张遇贤的起义队伍搞得越来越大,很快便引起南汉朝廷的注意。恰巧当时南汉朝廷的开国皇帝刘龑病逝,三儿子刘玢继承了帝位,史称南汉殇帝。
之前在《庞勋传》中提到了唐末岭南东道节度使韦宙麾下有一个小校名叫刘谦,后来和韦宙成为了女儿亲家。
而这个刘谦后来就有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刘隐,刘台和刘龑。
刘隐在唐末的时候,当过静海和清海节度使,后来到了五代后梁时期,还担任过中书令,南平王,成为了偏安一隅的土皇帝。
虽然刘隐最终没有选择称帝,但还是给弟弟刘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弟弟即位提供了帮助。
刘龑,蔡州上蔡人(位于今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南汉开国皇帝。
要说这位刘兄也是讲排面的人,在他死后,大臣给他定的庙号居然叫汉高祖。要知道这汉高祖可是刘邦,刘秀和刘备当年在称帝的时候,都没敢叫自己汉高祖,刘龑这是什么操作?
当然,更让人迷惑的操作还在后头,刘龑有好几个儿子,其中最被他看好的是三儿子秦王刘弘度,四儿子晋王刘弘熙以及五儿子越王刘弘昌。
要说这位老兄,地方不大,封的爵位排面可是不小,又是秦王,晋王,越王的,可这些地方都不在他的手里,所以也只能实在精神上过把瘾了。
这几个儿子中,要论能力来说,刘弘昌的能力应该算是最强的,聪明睿智不说,而且还十分的孝顺,深得刘龑的喜欢,甚至刘龑还一度想要立他为太子。
可大臣却觉得,既然是立储,那就得立长子,可大儿子邕王刘耀枢和二儿子康王刘龟图英年早逝了,因此也就只能立刘弘度。
就这样,刘龑在临终之前,做了自己一生中最后一个决定,立刘弘度为南汉的新储君。
刘玢,也叫刘
弘度,蔡州上蔡人,南汉第二位皇帝。
结果刘龑刚死没多久,刘玢就碰上了张遇贤的起义运动,也算是赶上时候了。
可这位老兄实在不是个当皇帝的料,他爹还没下葬呢,他就已经开始搞娱乐活动了,而且还是玩的花样层出不穷,甚至没有节操和下限。
当张遇贤的起义越闹越大,闹到已经收拾不住的时候,刘玢这才感觉到了危险的到来,随后他赶紧任命五弟越王刘弘昌为都统,十弟刘弘杲为副都统,全面镇压张遇贤的起义。
历史的经验无数次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自己最亲的人办事,效果不一定好。
果不其然,刘弘昌和刘弘杲去了之后,在钱帛馆和张遇贤的人马打了一场之后,不仅输的很惨,而且他们俩还被张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