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ww. 95txt .com
石待举并不是唯一一个想到这里的人,在他前脚赶来无敌营之后,后脚知州刘继宗也带着家眷来到了这里。
两个人当时都很害怕,于是便领导无敌营的人马在东城宿卫,同时发出命令让神卫营的人马也调集到东城守卫,以此来抵抗叛乱。
动乱变生肘腋之间,令石待举和刘继宗都有点措手不及,临时抱佛脚凑起来的人马显然也无法阻止义军的暴动,很快,无敌营和神卫军的人马就吃到了败仗,石待举和刘继宗只能带着各自的家眷一块上东城的城楼避难。
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兵变起义的部队人数越来越多,已经到了无法抵抗的地步,眼看着城楼也将失陷,情急之下,石待举和刘继宗决定涉险逃出城外避难。
要知道这出城可不是开了大门就能跑出去,关键是城外还有一条很宽的护城河需要通过,刘继宗毕竟不是运动员,在逃跑的过程中,他想要带着家眷一块跨过护城河去,却不想护城河实在是太宽,刘继宗跳下去之后,不仅没有游过去,反而还被淹死在了里面。
而石待举的身体素质显然很好,不仅顺利通过了护城河,而且还毫发无损。
但过了河只能是暂时没有了危险,想要逃命,就得继续跑。
可是追兵追击的实在是太紧,石待举虽说游泳没问题,但体力已经消耗殆尽,只能藏在城外的用鹿角堆积起来的防御工事里面,企图和韦贵率领的起义军玩躲猫猫的游戏。
起义军显然不是三岁孩童,很快便发现了在鹿角堆里瑟瑟发抖的石待举。本就对石待举痛恨到家的起义军,二话没说,当即就一刀捅死了他,并且还将他首级割下挂起来,当箭靶子用。
暴动的士兵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但在失控的同时,这帮人居然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他们想要推举缘边巡检都监王守一担任他们这支造反部队的老大,可王守一宁死不愿意干这种事儿,于是便当着他们的面儿自杀了。
被驾到这个位子来干造反的事儿,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不愿意干,没办法,这帮人只好把目光又瞄向了韦贵。
韦贵是当初挑食的人之一,而且也是给云翼军士兵提供造反帮助的最直接证人,众人一拍即合,当众推举他担任了起义军的领袖。
规模闹得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影响到了广信军这边,广信军军使刘贻孙和走马承受宋有言一道,打算一边劝降,一边坚守自己的城池,然后派人给朝廷送信,等待朝廷的回复。
韦贵其实并不打算叛变,只是自己被架到这个位子上来,也不得不这么做了,在刘贻孙和宋有言从广信赶来劝降的时候,韦贵还表现出了“积
极配合”的态度,杀掉了城中十几个老弱病残,然后拿出去充当首恶,想要以此来息事宁人。
刘贻孙和宋有言并没有怀疑这里面的真实性,于是便打算把情况告诉朝廷。
八月初九,保州兵变的消息传到了枢密院,枢密院的官员在接到告急文书之后,火速呈报给了朝廷。
在得到兵变第一手信息之后,宋仁宗做出了自己的指示,派遣内侍奉官刘保信火速前往保州查看当地的情况。
对于保州的突发情况,宋仁宗觉得还是派心腹宦官去查看比较妥当,毕竟这种事情要是张扬出去,影响不太好。
两天之后,宋仁宗又下令让知制诰田况到保州去处理叛军的问题,临走之前,还告诉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便宜行事。
与此同时,在八月十三日,宋仁宗又下令张榜赦免和招安保州起义的士兵,同时让雄州知州王德基带着自己的秘密谍报到北界做防备。八月十五日,又下令赏赐保州城中所有军校和将士特支钱(有点类似于年底奖金,一般是在寒食,端午,冬至等重要节日分发的用来犒赏士兵的钱),用来安抚当地士卒的情绪。
又是搞招安,又是发奖金,宋仁宗看来是意识到保州兵变所带来的严重危害了,看来,想要解决问题,就得先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
对于刘贻孙送来的书信,宋仁宗还是觉得靠安抚的手段比较靠谱,出兵征讨反而不是什么好主意。
可当时朝廷中的一些声音却不太支持宋仁宗这么做,有的大臣认为,军镇兵变,性质恶劣,影响极差,光是招抚和给钱并不是什么好的手段,毕竟这帮士兵在保州守边的时候,得到的好处也不少,可他们不还是造了反,所以这些人觉得,要想彻底解决这件事,就得下狠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