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ww. 95txt .com
那么到底是谁在从中捣鬼,他又是为何要和明镐过不去呢?其实看一看每次都是谁在和他唱反调就可以知道了。
时任枢密使的夏竦就经常和明镐唱反调。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人。
夏竦虽不是进士出身,却有着不比进士差的文化修养。只是,在对人对事方面,夏竦的做事态度就显得有点过于小气。
每次明镐发回来的捷报,夏竦总要调侃一番,不是说功劳平平,就是说他难堪大任,反正是从来没有当着宋仁宗的面儿说过明镐的好话。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夏竦如此厌恶明镐,肯定是有原因的。
史料里面没有证明两个人有什么过节,夏竦只是单纯的讨厌明镐这个人而已。
作为管军事的最高长官,手底下的人在外打仗立功,这是好事,自己的脸上也有面子,可夏竦却千方百计阻挠明镐立功,这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没有结下梁子,也没有任何的矛盾,仅仅是因为不喜欢,就大肆否定和抹黑,实在是有损朝臣的形象。
可如今明镐都被降职了,夏竦的目的也达到了,似乎他可以死心了。
文彦博既然敢主动请缨接替明镐,自然就有他自己的打算,除了接管一切军务之外,文彦博还想要向宋仁宗讨要一样东西。
特权!
文彦博想要获得先斩后奏的权力,他认为只有这样,他才可以放心大胆的去讨贼。
宋仁宗可管不了这么多,既然文彦博他自己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那就把权力都给他,只要他能办成事,其他都不是问题。
随后,宋仁宗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
自古以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个道理宋仁宗我想应该是明白的,难道他就敢如此把大权都放给文彦博而高枕无忧?
事实上,宋仁宗和很多皇帝一样,对所有的大臣都会猜忌。哪怕他的名声要比那些昏君暴君好很多。
既然做了这个风险极高的位子,势必就会有疑心,宋仁宗当然信任文彦博,但同样也得防着他,这就是帝王的制衡之术。
随后,宋仁宗打发入内供奉官李德如担任走马承受,负责辅佐文彦博。
其实说白了就是时刻盯着点他,并且随时给宋仁宗打小报告。
工作就算是这样安排下去了,新一轮的讨贼人物即将开启。
面对朝廷的步步紧逼,王则不想再继续龟缩和沉默下去了,他决定,要耍一些阴招。【~¥www. …~免费阅读】
当时契丹的使者打算要到朝廷进献贺礼,王则便打算要劫持契丹的使者,以此作为人质,要挟朝廷撤军。
可是千算万算,王则都没有算到明镐居然会提前知
道了消息。
明镐并没有打算要把契丹使者保护起来,相反,我决定要拿契丹使者作为诱饵,引诱王则的人马上当。
他安排殿侍安素在西门埋伏,静待王则的人马出城。
正月十三日夜晚,王则的人马公然打算出城坚持契丹的使者,这一次,一下出动了三百多人。
眼看着这些人没有任何的察觉,埋伏在暗地里的安素便指挥伏兵一拥而上,杀了这三百多人一个措手不及。
此战,三百多人被全歼,劫持人质的计划宣告流产。
计谋被识破,王则只好选择继续龟缩。
眼看着贝州已经陷入到了窘境之中,宋仁宗决定派发三百多道空名告敕和宣头札子,用来给立功的士兵记功犒赏。
文彦博来到贝州的时候,官军部队正在猛攻贝州城,之前刘遵出谋挖地道进城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更让文彦博想不到的是,此刻城内的叛军还不知道官军挖地道这回事儿。
既然不知道,那就好办了,在闰正月初一的晚上,文彦博亲自挑选了两百多名敢死队员,带了一些棍棒,然后从地道偷渡到城中,而负责在前面开路的是右班殿直曹竭。
就这样官军部队一直悄无声息杀到了贝州城里面,而此刻除了内应之外,城中的起义军还不知道官军已经进来了。
当时在贝州城头女墙守卫的起义军士兵见到得知官军的敢死队已经从地道进入城中的时候,当即找来绳索,然后扔到了城下,以接应城下的官军。
当城内的起义军得知这个情况的时候,赶鸭子上架的找来城中的牧牛,然后再牛角上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