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ww. 95txt .com
第10章九、影子的突破
争执不下,“官司”打到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这里,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反复看了视频,心里就有了底。
第一段视频否了,第二段视频也否了,第三段,争议最大,视频侦查员匡政文提出了肯定的意见,这就是丁胜发现的那段视频,而专案组的一位负责同志却持不同意见,争得非常厉害。否定的理由有几点:一,这个人年轻,第二,走路的姿势不对,第三,凭本人这么多年经验,本人是搞现场勘查的,搞技术的,足以断定此人绝非犯罪嫌疑人。匡政文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此视频有疑点。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说现在就找出了18号还是19号的视频,那是早上吃早点时候的视频。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说案发时间对,不过线200米的距离对,衣着对,没有视频的时候老百姓就说是这样一个人,现在有了视频,就看看是不是?
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给予了肯定回答:是!
再看,第二天又看视频,重新看,又发现了这个人。
完全可以肯定!
反对的声音没有了,事实能告诉人们一切。
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当即指示专案组,立即把视频上这个人给我找出来,在哪?什么位置?
专案组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新的视频又发现了此人,时间是3月29号早上。
29号早上,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带领专案组部分侦查员火速赶到视频中犯罪嫌疑人出现的位置,实地一看,位置,环境,地点的选择,与专案组分析的犯罪嫌疑人特征完全吻合,此时可以完全认定,视频上出现的那个人就是在长沙连续作案的持枪抢劫杀人犯罪嫌疑人!
这是犯罪嫌疑人第一次没有化妆出现在警察面前的影像,正是丁胜的这个发现,为以后警方侦破此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丁胜后来也因此发现被记一等功。
这一发现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就在这一带落脚。现实已经印证了匡政文前面分析判断:嫌疑人是乘坐905公交车赶往作案地点的,905车的起站正是在这一带。
正是在这一天,3月29号,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带领专案组部分侦查员前往河西现场勘查认定的时候,这个视频所在地的分局、派出所就感到压力空前,这说明,这个犯罪嫌疑人就躲藏在这个辖区内,而且很有可能就在视频位置的附近,担心追责是自然的事情,可以理解。而在这一天晚上,当地公安机关加大了工作“力度”,广泛宣传,通缉罪犯。
30号早上,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再去昨日现场,可这里已经“形势”大变,满街都是贴有曾开贵照片的通缉令,这样做有两个作用:第一,说明警察已经关注此地,警察在全力以赴寻找犯罪嫌疑人;第二,提醒犯罪嫌疑人,这里到处都有警察,行走千万小心!
客观的事实是,第二个作用远远大于第一个作用。
后来,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在审讯犯罪嫌疑人妻子的时候得到了证实,正是30号这一天,一早,犯罪嫌疑人一下山,看到满街都是通缉自己的通缉令,虽然照片根本不是他自己,但他已经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的行踪已经被警察发现,凭着他丰富的反侦察经验,他看得出来,在他周围,到处都是便衣警察。
此处不可久留!
就在这一天下午,30号,犯罪嫌疑人逃离了这个地方。
一个历史的机会插肩而过。
这一次,警方的追捕还是慢了半拍。这一年的清明节前,岳麓分局准备了几百人,在附近清查了五天,不能说什么都没发现,发现了犯罪嫌疑人住居的坟山,丢弃的行装,证实了犯罪嫌疑人在此落脚,然而,却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本人。
也许,就在警察来的前一天,他还在这个山上睡大觉,可他的嗅觉太敏感了,闻到一点点气味就逃之夭夭了。这一天,他与警察插肩而过。
追捕并未成功!
目标丢了。
哪丢的从哪找,还是从视频入手,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指示。
这一天,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来到河西,依然在犯罪嫌疑人视频里出现的地方转悠。走到附近建行的时候,他问身边陪同的一位负责同志,路边的监控什么时候安装的,身边的负责同志说,刚安,还没一年。
公安部工作组负责同志有时对下面同志的汇报总不那么全信了,他讲究的扎实、认真,就像上次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