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破案现场 > 第28章二十七、案后的八卦

第28章二十七、案后的八卦

手机访问:www. 95txt .com

第28章二十七、案后的八卦

周克华被击毙,原本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可网络上很快出现了质疑,公众通过媒体发布的关于击毙“周克华”案的报道,发现“诸多疑点”,尤其是枪战情节,击毙“周克华”的两名民警描述并不清晰和连贯,认为击毙“周克华”的民警在央视对全国人民说谎。

网路上质疑不断,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十八个方面:质疑1:击毙“周克华”的民警为何撒谎?两名民警描述事件经过自相矛盾、互相矛盾。质疑2:击毙“周克华”的民警为何进入现场?质疑3:枪战中击中“周克华”太阳穴,肩膀怎么没有血迹?质疑4:原始现场没有黑塑料袋、纸币、蚊香、另一支手枪、伟哥等物件,但后来这些物件进入现场,是谁放进去的?从哪里来的?质疑5:究竟搜出几张身份证?质疑6:“周克华”为什么随身携带伟哥?质疑7:“周克华”为什么随身携带蚊香?质疑8:究竟是谁击中“周克华”太阳穴的?质疑9:“周克华”是不是随身携带警具?质疑10:周克华花钱从不找零,为何身上那么多毛票?质疑11:“周克华”为什么同时戴两副眼镜?质疑12:睡坟地和山洞的“周克华”着装为何如此整洁?质疑13:被击毙的“周克华”与通缉的周克华真(错字,应为怎)么面部特征相差这么大?为什么不安排周克华的母亲辨认尸体?质疑14:悍匪被击毙归案,本来是高兴的事情,为什么警察都满面疑惑或愤怒?质疑15:既然警方一直监听周克华的电话,为什么不早控制通话人?质疑16:究竟有没有曾开贵?质疑17:怎么知道从一现场提取的DNA就是周克华的?质疑18:质疑是造谣吗?

等等,等等。

质疑并非坏事,是好事,说明人们对这件事情的关心,公众有权知晓更多的细节,有知情权。质疑,就是对那些不符合客观规律和逻辑、情节前后矛盾无法吻合的各种被认定的“事实”提出疑问。其实,破案就是对质疑的释疑过程,发现疑点,寻找证据,逻辑推理,还原案发经过,如此反复,最终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罪犯受到法律惩罚,让无辜的人得到保护,让活着的受害者及其亲属得到心理上的安慰。

应该说,质疑就是一种监督。对任何人提出的疑点无法解释,不能自圆其说,都不能结案,要补充侦查。只有把所有的疑点都给予释疑,才能拿出最后的结论。所以,质疑,是侦破案件所必须,没有质疑,就没有公安刑侦工作。同时,质疑也是冤假错案的防火墙,质疑越多,越能防止冤假错案,越能办出铁案。

作为公安机关,办案一定要走群众路线,不但自己提出质疑,也要认真对待公众提出的质疑,绝不可把人民群众为提高公安机关办案质量提出的各种质疑当作谣言对待。

有疑惑就要解答疑惑。重庆警方于在8月19日作出了回应,表示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正组织民警深入调查、搜查周克华曾经的藏身之地,网络上的质疑纯属误解与造谣,“悍匪周克华已被击毙”毫无疑问。

质疑无可厚非,造谣实在不可原谅。事实上,周克华被击毙之后,接下来就是严格的司法鉴定:被击毙的对象是不是周克华?远远不是看他样子像不像,穿的衣服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要看他身上的DNA与以前作案的周克华是不是一致,看他使用的武器是不是曾经用过的枪弹,如果这些最关键的要素都与以前作案的周克华一致,所有的质疑其实就迎刃而解了。

警方通过对在案发现场提取的弹壳进行比对,确认案犯在银行门前使用的仿五四手枪,枪杀民警的9毫米手枪系重庆2009年3月19日枪杀哨兵案做案的用枪,通过提取两处现场遗留弹壳上的DNA检验认定与重庆市沙坪坝人周克华相同。

确凿无疑!

可有人不相信。

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说周克华并未死,被击毙的另有其人。

另有其人是谁?网友说得有名有姓,一个姓段,另一个姓陈,还有一个姓方。好事者介绍,段警官是来自长沙的便衣民警,并从击毙现场死者照片中举出体型、肤色、耳部外形等诸多细节,与通缉令对比,称死者不是周克华,而是段警官。不错,段警官的外形的确有几份像通缉令上的周克华,但仅仅相像而已,除此再没有任何与周克华扯得上牵连。段警官是长沙市公安局的在职民警,“8·14”周克华被击毙的时候他在长沙,挑事者在段警官所在单位的服务指南上看见了段警官的照片,发现这位警察长得极像通缉令上的周克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