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破案现场 > 第64章三、朋友“匡瓢”

第64章三、朋友“匡瓢”

手机访问:www. 95txt .com

第64章三、朋友“匡瓢”

我要感谢他,“匡瓢”,我的朋友,曾经告诉我无数个破案的故事,每一次我的书出版之后都会有他给我讲的侦破故事的影子,每一次新书出来他都会向我“讨要”稿费,我却没有一次兑现,不过我从心里是感激他的,感激他给我提供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当然,也该感谢其他向我介绍故事的警察同行。

“匡瓢”是长沙耳熟能详的俗语,意即把事情办砸了,没做好。我要说的这个人实际不叫“匡瓢”,他姓匡,叫匡荣凡,是个破案专家,原刑侦支队的副支队长,因为人也随和,爱开玩笑,所以同事都叫他“匡瓢”。

那一年,省里要搞各地州市公安局反恐演习比赛,我们局里的吴俊明局长点名让我写反恐剧本,并从各警种抽调人员进行集中演练,“匡瓢”代表刑侦支队常驻反恐训练基地,我们便有机会经常“厮守”一起。我们常常会因为演习的故事情节设计、排练的技术性问题等争得“面红耳赤”,记得有一次,在设计恐怖分子进行破坏活动的时候我极力主张恐怖分子在公共汽车上引爆炸药,长沙曾经发生过类似案例,贴近实战,我们导演组有四个常驻训练基地的“导演”,当时的宣传处长常自力、教育培训处长谈斗,加上老匡和我,后来被局里的同事戏称四大“名导”。老匡稳重,不主张真爆炸,更不主张在公共汽车上引爆,我和自力总喜欢把演习做得逼真,把场面弄得壮观,结果把两种意见报上去,领导采纳了我们的意见:恐怖分子在公共汽车实施爆炸,警方迅速救援,并全力侦破、追捕恐怖分子,最终成功将恐怖分子抓捕。那一次演习,省、市的主要领导和国家反恐办的领导亲临现场,结果演习非常成功,长沙夺得全省第一。

成功的背后总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一次演习我们城管的一位同事为了抢救公共汽车里的群众真的被火药烧伤了,在演习中那位警察表现得非常出色,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想向我的那位受伤的战友致敬!

以后的十多年里,每每长沙有反恐演习的项目,我们四人总会聚到一起,一块研究,一块商量,把每一次的反恐演习做得非常逼真。

每个人都从演习中获得收获,参演单位不同警种的同行都会在演习中得到锻炼,得到提升,还有不少同志通过演习提高了水平,得到了提拔,我也有收获,我虽然没有提拔,但我通过演习认识了像“匡瓢”这样的很多朋友,尤其是老匡,每次反恐训练空闲的时候,我总会“缠着”他讲侦破的故事,虽然每次他都会索要故事的“稿费”,每次都要“洗脚按摩”,但没有稿费、不安排洗脚按摩他一样讲得滔滔不绝,有些案子说说就过去了,有些案子却会挥之不去,不知不觉进了我的小说,比方有一起这样的案子:两个爱得死去活来的恋人因为男方父母的反对不能走在一起,两人相约割腕自杀,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可自杀的时候,女方死了,男方仅仅受伤,送到医院又救活了,这好像不是一起案子,可最后老匡和他的同事居然揭开了这起假自杀的面纱,真相是他杀!

我问老匡,怎么看出是他杀?

“匡瓢”说关键在刀口,如果是自杀,一般人都是从外向里割,那么从用力的角度肯定是外面的刀口浅,里面的刀口深,而死者致命的一刀刚好是里面的刀口浅,外面的刀口深,死者是不会这么用刀的,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别人帮她划了一刀。

帮她划这一刀的是谁?

屋里除了这对恋人的足迹再没有第三者,由此可以断言最后帮死者划上一刀的正是她的男朋友,姑娘不是死在自己的刀口上,而是死在心爱的男人的刀下……

我只借了这个案子的一个影子:就是老匡告诉我的怎么去看刀口,就尽情地想象,无限地扩张,结果写成了长篇小说《迷失》,后来竟然获得全国法制文学大赛一等奖!

感谢你,“匡瓢”!

电脑访问:www.95txt .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