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郑度却以为这件事不能再犹疑下去,必须立即做出决定。 他正色道“主公,此时应当早做决断,不然一旦刘备发兵南下,沿途的百姓和粮草可就成了刘备的资粮了”
刘璋闻言,倒没有为郑度的这份急切而生气,而是微笑道“子长所言,我又怎会不知可是现在下令迁徙百姓,已经有些晚了,而且还没有开战,便先行迁徙百姓,无疑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我们难以抵御住刘备的来犯”
他稍稍一顿,沉色道“这样的错觉,是决不能在蜀中大地上流传的”
郑度闻言,有些无奈的望着刘璋,他实在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刘璋首先考虑的不是尽一切可能困敌,而是在考虑他在益州的威望和“面子”。
郑度疑惑道“既然如此,那么主公将何以阻止刘备抄略沿途百姓”
刘璋正色道“如今刘备尚且不知我已发觉了他的阴谋,只要下令各处关隘增兵,防止刘备通过,他便不能怎么样了葭萌关到成都的这无数关隘城池,不论是哪一个都不是轻易就能通过的,刘备兵少,我大军定可战胜于他。”
在他看来,现如今的刘备,要想从葭萌关直取成都,就算是梓潼郡都不一定能够快速拿下,只要他的大军一到,那么刘备就只能转攻为守,甚至束手就擒了。 但是郑度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兵无常形,即使现在刘备大军的实力并不强,但是一旦刘备得到了沿途郡县百姓粮草的补充,那便可以迅速增强实力。
而且凭着刘备多年的战争经验,在南下途中,又有几个人是刘备和他手下诸将的对手呢
插一句, \咪\咪\阅读\a \iiread\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刘璋的想法,无疑有些天真。
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迁徙百姓是大费心力的事,甚至有可能是吃力不讨好。
但是只要这样做能够使得刘备陷入绝境,那就是对这一次防守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郑度忽然决定退而求其次道“既然主公认为大规模的迁徙百姓,是大费周章的劳民之举,那么不妨暂且先行将梓潼郡内的百姓前往蜀中内地。”
刘备要想南下,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是从阆水顺流而下,从巴西郡到巴郡,先夺取三巴,与荆州相连和,然后在向西沿长江进攻成都。
二是从梓潼郡从陆路南下,先到涪城,再经广汉郡到成都。 而这巴西郡是由庞羲把守,虽然有传言说刘备和庞羲已经勾连在了一起,但是毕竟还是缺乏证据,没有下定论。
如果他们真的勾连在了一起,刘备也就没有再去夺取巴西郡、巴郡和巴东郡的必要了。
如果他们并没有如流言那般勾连起来夺取益州,那么刘备舍近求远先夺取巴西郡,就面临着几个大问题。
首先是他从阆水率军而下,庞羲的防守大军可以沿着阆水,对刘备南下的大军进行攻击,阆水沿途近千里的水道,不知可以设立多少的防守关卡,不知会给刘备行军造成多大的麻烦。
其次,刘备这一次带来的,都不是善于水战的水军,而是只打陆战的陆军,一旦被围困于阆水之中,他们可以说是连还手之力都没有。这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最后,如果刘备选择由阆水南下,那么梓潼郡这一方的压力就会急剧减小,刘璋甚至可以派军从梓潼郡直攻葭萌关关,袭击刘备的后方。
在这样的考虑下,刘备从梓潼南下的几率,几乎已经可以达到近乎十成。
所以郑度建议的迁徙百姓的范围,稍稍做了缩减。
只迁徙梓潼一郡的百姓,也就并不是什么不能办到的事了。
刘璋见郑度似乎对迁徙百姓的这个策略十分的坚持,心里有些不是很认同。
不过他却并没有与郑度争执,而是微笑着道“子长所言,我会认真思量的。”
说罢,他看了看郑度有些失落的神色,又道“今日刘备图谋益州之事已明,我也该去下几道令,让州里的各处部将做好准备了。”
他的言下之意,是在请郑度识趣的离开。
郑度也听懂了刘璋的意思,当即道“主公说的是,如今正处决定成败的关键时刻,还请主公费心劳神,属下也有些要事要做,就先告辞了。”
他也在言语中提醒着刘璋,希望他能重视这个开没有开战的关键时期。
刘璋和郑度在刺史府里商议着如何对付“尚未兴兵”的刘备,而孙乾和简雍,此刻正带着大军,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