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从盆里捞出洗净的衣裳,正费力拧着水,对面冷不丁过来个人。
“娘,我帮你。”晏非拿起另一端,冰凉的触感顿时冻得他打了个寒颤,寒气窜到骨头缝里,他用力咬着牙才勉强稳住,没能把湿漉漉的衣裳丢掉。
宋氏抬起眼皮,看到他已然冻得脸颊泛紫,心疼地从他手里抓走衣裳,说道:“快回屋歇着去,这种女人的活儿用不着你。”
晏非坚持不肯走,宋氏拗不过他,只得作罢。
他在晾衣裳的间隙,时不时扫一眼大门口,犹豫两三次才终于开口问道:“娘,小鱼去哪儿了?咋一早上都没见着人。”
宋氏撇着嘴回道:“去长弃家里了,说有事,我看就是想偷懒。这都去了一个时辰了,还不见回来,一会儿我得去找找。”
“又去长弃家里了!”晏非神色恍惚地看着手里的衣裳,小声呓语道。
那位徐公子应该也会在吧?小鱼是不是又要和他说话了?上次他们两个人说话时,他坐在旁边,却有种自己很多余的挫败感。
想到此,晏非忍不住捏紧拳头。
以前没有徐公子的时候,他只是觉得小鱼和村里的人不太一样。可现在徐公子一出现,当他和小鱼站在一起时,才让他恍然想到——小鱼和徐公子才是一路人吧。
“娘,我先回屋了。”晏非用力闭了闭眼,隐去脸上的悲伤,垂头丧气地走掉。
宋氏奇怪地打量他几眼,摇摇头,“这孩子怎么突然就不高兴了,哎。”
等她把衣裳都晾上,却还不见鱼安安回来,便在身上擦擦手准备去趟长弃家里。
“琳娘?”这时,有人跨进大门口,伸头往里瞅。
宋氏转身一看,是村东头的王氏,心里有些疑惑她怎么会来。他们两家来往很少,而且这王氏素来和周氏交好,所以她一直不太看得上王氏。
“王大姐咋来了?”宋氏快步走过去把人堵在门口,可不想让她进家里。
王氏偷摸往院子里瞄上一眼,没见有别人,心里还有些惋惜。
“你们家鱼丫头呢?”王氏笑了一下,表情意味不明。
宋氏很不喜欢她这个表情,敷衍道:“出去了。”
“唉哟,你咋让她出门了,不怕人再跑掉喽!”王氏状似紧张地一拍手。
这人可真会给人添堵。
宋氏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很快恢复如常,“害,那都是老黄历了,我们家鱼丫头现在乖着呢。你要没啥事,我还得出门一趟,就不和你唠了。”
显然是在下逐客令。
王氏也不恼,厚着脸皮贴上来,“哎哎,别着急嘛,我看你是被那丫头给骗了。没想到刚才不是我眼花,鱼丫头当真在外面呢,还和一个男人单独在一起呢。”
“你说啥?”宋氏敏锐地捕捉到最后几个字,惊愕地看过去,“你见着她了?和谁在一起?”
王氏忙不迭点头,“亲眼看到的,就在村东头的断壁处,和那位徐举人在一起呢,两个人躲到那么偏僻的地方,也不知道在干些啥。”
她不是说去长弃家里了吗,怎么会跑到那个地方去?
宋氏气得头脑发蒙,扶着额头缓了好一会儿才冷静下来,瞥见王氏一脸看好戏地样子,不禁又有些迟疑了。
心思忽地一转,望着王氏从容道:“哦,你说朝闻啊,我知道这事儿。是我叫鱼丫头去寻他的,前几天他帮过我,我就让鱼丫头去感谢一下。”
“朝闻?哟呵,琳娘你这都不称呼人举人了,也太不客气了。”王氏憋了一路,就是想来看宋氏笑话,可结果却大出她所料,不禁心有不甘。
宋氏依旧不紧不慢地回道:“这是朝闻自己要求的,人家读书人就是知文达礼,还不端架子,和我们家处的可好了。”
王氏忍不住龇了一下牙,显摆啥呢,不就是个酸书人,将来能不能考上功名还不一定呢。再聪明,不还要留在村里看村长那些人的脸色嘛。
这个宋氏还当他是个宝,以为和他攀上关系就是好的,呸。
“琳娘啊,有句话我得提醒你,你让鱼丫头去找徐举人,小心引狼入室。那徐举人长得白净俊俏,肯定招那些小媳妇儿喜欢,你可要多注意着。”
王氏觉得再待下去也没啥意思,该说的她都说了,别看宋氏现在装的啥都知道,指不定心里早就不高兴了,就是不想让她看见罢了。
“那成,我就是好心来提醒你一句,这家里还有事儿,我就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