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清晨,空气中依稀还散布着一丝稀有的凉风,潍州境内一条年久失修的官道上,有一支近两百人的队伍正在条不紊的行进。
刚刚拨马在整支队伍的前后巡视了一圈,通过切身实地的观察,张恩辟对整支队伍的士气和状态了解了个大概。
观察的结果很让人欣慰,面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大多数人表现的都很正常。队伍中只有极少数的人两眼放空,面色发白,大多数的喽啰都吃的进干粮,喝的下清水。张恩辟偶尔还看到了几个性情豪放的家伙,他们不仅自己在行军途中面色眉飞色舞,还能拉扯着附近的的同伴吹牛打屁。
眼前的景象,这让张恩辟的心里多了几分把握,因为他依稀记得,古代有个名将曾说过,“口中有唾,临阵不慌,便是精兵”。
张恩辟自然不会奢求这些人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什么精兵,但是在奔赴战场的途中,大多数人都能正常的吃得下饭,喝的下水,这已经让张恩辟对他们刮目相看了。
从桃花山下山到现在,已经过了两个时辰,尽管距离张恩辟预想的宿营地还有不远的一段距离,但是考虑到队伍中每个人都背负着兵器干粮,个别精锐还配备了少量的盔甲,所以张恩辟每隔大半个时辰都会下令众人沿路休息一段时间。
并且每隔一段路途,张恩辟都会将自己身边会骑马的亲卫轮番放出去,充当己方队伍的斥候。
一百多人的队伍就这样走走停停,间或着不断有拍马而回的亲卫向张恩辟报告前方路况,虽然速度慢了一些,但是大部分人的体力还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虽慢而稳,缓而不乱。就是张恩辟现阶段对这些充满了绿林习气的桃花山喽啰们的最基本要求。
这一路其实是碰到了很多的行人,毕竟在这种炎热的夏日,清晨和傍晚这两个时间段,本来就是人们出行的高峰期。但是好在这条官道上的行人在远远看见这样一支来历不明且手持凶器的队伍后,都极为理智的选择了回避,这着实让张恩辟省了不少的功夫。
从清晨走到中午,在从中午赶到傍晚,在太阳即将落山的那一刻,张恩辟终于率队到达了预计的宿营地。
这处宿营地是王朝按照张恩辟提出的要求实地勘查后定下来的,距离李浩然修整的那个村寨只有十几里的距离,而且背靠山崖,前方视野开阔,周边还有一处取水点。
大队人马刚刚开始扎营安顿,王朝就骑着马快速赶过来跟张恩辟汇报最新的消息。
“主人,我已经查明,袭击官军营盘的事确实是李甲所为!据我布下的探子来报,昨日夜里,没命社的寨子里接连进了十几辆大车,沿路的车辙印痕都十分明显,有极大把握可以确定车上
所载之物为官军失陷的钱粮辎重!”
“好!此番算你立了头功!事后必当论功行赏!”
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张恩辟有些激动了甩了一下马鞭,他先是红光满面的夸了王朝一句,然后又转首朝身边伺候的亲兵道:
“去!将李忠周通二位头领找来!然后再传我的命令下去,让各部加快扎营速度!期间所有人不得擅自离开营地,更不准升明火!违令者,重打三十军棍!”
“遵命!”
做完了上述部署,趁着还有一定的时间空当,张恩辟先示意王朝下去歇息,顺便吃些干粮和清水,而他自己则是找了一颗大树倚靠着坐下。
望着眼前忙碌但不喧哗杂乱的场面,张恩辟慢慢的放空思绪,虽然现在的局面越来越契合他的计划,但是只要是有空,他还是忍不住会在脑海里反复盘算每个计划的细节。
之所以要这么辛苦,说归到底还是他手里的本钱太薄了。
毕竟以桃花山的底蕴,能掏出这一百来号下山参战还不算很慌的丁壮已经是极限了,换而言之,眼前的这一百来号敢战之人就是桃花山位列三山之一的底气!
只要是掌握了这些人,即便桃花山的寨主不是名列所谓地煞星的李忠周通,而是随便什么张三李四,都不影响桃花山在青州绿林里的显赫地位。
脑海里零零碎碎的思索很快被闻讯而来的李忠周通二人打断。
“哥哥,俺和周通正在尽力督促小的们扎营哩,你着人唤俺们来有何事?”
正所谓人未到,声先至。张恩辟正在树下闭目思索,李忠和周通大老远就亮起嗓门喊了起来。
听到声音,张恩辟一边睁开眼睛,一边笑着招手示意这两个人到自己身边坐下。
“二位兄弟这几日辛苦了,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