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皇后娘娘驾到!”
本来是聊天闲淡的众人纷纷离座跪地,齐身喊道:“恭迎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徐皇后缓步走上正堂前花梨木食案前坐下,笑着扬手,“都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众人谢过之后,静而有序地坐回位置上,皆仰头看着那高坐于正堂之上的一国之母,等候着她发话。
徐皇后笑着扫了遍全场女眷们,话语温柔却不失威严,“哀家长居后宫之中,除了同是宫里的嫔妃公主们能够多见上几回,其余命妇女眷们倒是一年也难得见上几回。今儿在宫后苑中见了几个女娃儿,真是许久不见,出落得大方美丽,让哀家见了都欢喜。”
“皇后娘娘,臣妾们家里这些小女娃儿哪能比得上公主容颜才气半分。”临近皇后食案旁的咸宁侯夫人何氏笑着奉承道:“早就听说瑜月公主才满京城,前段时间一首慕沙诗传遍京城,女儿家竟是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臣妾拜读了好几遍,真是让人心生向往。”
何氏这奉承之语说得恰到好处,当朝皇帝是从自己侄子手中将江山夺来,经过宫闱兵械之斗后,本朝还存有尚武之风。
瑜月公主是徐皇后所生,虽在深墙宫院之中,却是颇有为父叱咤风云之气魄,子女肖父,遂深得皇帝的喜爱。那首慕沙诗能够传遍京城,其中也有皇帝授意,想让世家子弟们都看看皇族之风采。
所以与其夸赞瑜月公主之容颜,还不如夸赞她的才气更让徐皇后觉得舒心。
宴席中众人都朝着瑜月公主所坐方向望去,莫兰从善如流,也跟着望了过去。
她虽然长年在上邽山修行,不问俗世,但总有几个惊艳绝尘的名字能够传到山里,比如说这位瑜月公主,民间传闻她虽是女子,四岁便能通识千字,十岁跟着皇帝一同北征,虽无上场杀敌,却是能杀戮当前不变颜色,被当今圣上赞为巾帼傲骨,钦点了“瑜月”作为她的封号,蕴含其拥有美玉般的美好及皎洁平和的品质。
莫兰依稀想了起来,这瑜月公主也是原着程简的后宫之一,是程简为数不多的普通女子,她虽然没有修仙根基,甚是连御剑都不会,但是凭借着赛过男儿的胆量和冷血,还有这滔天权势的公主身份,一身倨傲的站在程简身旁。
莫兰总算是提起了一点参加寿宴的兴致,她要好好地看下这位瑜月公主。
徐皇后面带慈爱笑容,朝侧旁端坐的女子笑道:“瑜月,看来你那首慕沙诗名声不小啊。”
只见一身穿清绿色八团海崖祥云绉裙的女子站起身来,朝徐皇后端正行了福礼,“母后,只是一些班门弄斧的诗句,儿臣万万不敢受下这才满京城的美名,让人贻笑大方。”
莫兰看着瑜月公主面容皙白,柳眉含烟,檀口欲滴,随着身形转动,那海崖祥云栩栩如生,婀娜身段衬出了碧海蓝天的自由英气。
的确是个佳人,不负其盛名。
莫兰在心中不由将她与任语嫣比较一番,不知是程简是看中任语嫣那嘤嘤柔弱的做派,还是因为瑜月公主没有修真灵根,居然没有让这公主成为女主角。
莫兰看着瑾莹公主得体地谢了咸宁侯夫人的赞赏,举止大方,皇家典范,再想到刚才在岩洞中程简那夺人玉佩的登徒子行径,觉得那只种马压根配不上瑜月公主。
寿宴上,光禄寺也请了京城戏班子进宫唱折子戏,皆是喜庆欢快的祝寿折子,本是有些严肃的环境也变得热络活泼起来。
按着礼制,寿宴上的菜品及数量都有限制,宫女给成年女眷们食案上放置了桃花酿三盅,未出阁的小姐们则是各式果品渴水,贴心而不失礼数。
夜色渐浓,暖红色的晚霞褪去,天幕泼上了墨蓝色,半轮明月皎洁,轻纱银辉铺满整个宫廷。
翠庭园挂起的羊角宫灯明亮而璀璨,晚风轻轻拂过湖面,卷来了舒爽清润的通体感,宫灯随着清风摇曳,宛若在翠亭园四周盛开了饱满娇艳的荧花。
寿宴已是过半,甜酿下口,本还是有些拘束的女眷们也变得活跃起来,以“花”为题,每家为单位,玩起了飞花令。
莫兰只觉得冷汗淋漓,恨不得捏诀遁地逃走,还好莫静蓉都能应答如流,才让莫府没有丢脸。
几轮下来,不少小姐们都已经词穷,只剩了瑜月公主和莫静蓉等几个世家小姐,待到飞花令再传到莫静蓉时,她沉吟了几秒后,摇摇头,轻声道:“我想不出了。”
林娇贞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莫兰也明白她这位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