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214 钱庄
这一点李长安实在是不把稳,即使在他们的时代,银行也会泄露客户的信息。以至于李长安经常会收到那些信贷呀基金呀理财之类的电话短信之类的。
但这些也只尽于联系方式,受到一些烦不胜烦的推荐。个人资金的安全方面,应该是有保障的。除非是自己受骗,执行了一些操作什么的,那就怨不得谁了。
重点是,李长安在这里存款,会不会让常山河知道了。如果是以信贷来作比的话,常山河也经营着地下钱庄这一类的民间信贷机构,裕康钱庄会不会将李长安的信息卖给他们呢?
接待人一再表示,我们裕康钱庄是绝对不会出卖个人信息给地下钱庄的。给您说一个比较易懂的道理,我们正规的钱庄,与地下钱庄那算是死敌,我们又怎么会出卖客户资料给自己的敌人呢。如果您的个人信息出现在地下钱庄的话,那您想一想,是否曾在地下钱庄借过钱,或者您的亲戚好友利用您的名号到地下钱庄借过钱。
责任要划分清楚,一般出现这种情况,裕康钱庄是不会认账的。
但这个时代信息流通不那么发达,要查起来也相当麻烦。你要跟你人打官司吧,又怎么可能弄得过裕康这个庞然大物。所谓的保密协议,实际上是一纸空文。接待人一直强调裕康钱庄的信誉问题。像李长安这样的普通人没有太多的选择,也只能选择无条件的相信的。
换了哪一个时代,也都是一样的。弱势者永远只具备参与权,而没有解释权。如果李长安一次在这里存个上百万两银子,那怎么也得搞个特别贵宾号什么的。
总归李长安对这种事务还是乐于接受的,既然是做商人的,在当地的钱庄开户。必要的时候掉些头寸周转一下,那也是必备的一个过程。李长安很快办完了开户,开始咨询一些借款的事宜。
基本上与现代的银行借款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要抵押或者保人,然后每月支付利息之类的。
但三堂主没经历过这些事情,他显得有些犹豫。这么多的钱存进去,换了两手空空,真的可靠吗?
“你平时都是怎么花钱的,没使过银票吗?”李长安问他。
三堂主还真没使过,都是花现银,还是些散碎银子。就他这个开销吧,除了买宅子,其他都没超过一百两的出手。叫他现在一次进出几千两,心里是有些打鼓的。
这特么也算是个堂主!名利场混得太少了,随便到西院或者青楼捧个角儿,你就知道钱该怎么花了。
“他们也是这么说我的。我倒是不怕知道钱怎么花,只怕到时候钱又不够花了……”
这个的话,真是没法说了。小地方的人,理解一下。
裕康钱庄分号由于开拓和余县市场的问题,遇到过太多这样的人了。小地方的人很少见着大钱,更不要说有什么闲钱存到钱庄了。所以他们的接待员对于这个问题的讲解也是不遗余力。
可按理说,三堂主能一次拿出两千两的现银,也绝对不算是穷人啊,都超过和余县许多的商家了。怎么还是穷人思维。不是不让你们把钱放在家里,万一被人偷了抢了,找谁去?
所谓的钱庄就是您这笔钱的保管者,这钱还是您的呀。您到了其他地方,见着裕康分好就往里进,拿了本票就取钱。要是取不出钱来,您来我这,砸了我这柜上,我保证不发一言!
可不要忽略了一个信息的传输速度,现代信息网络发达,秒到帐,各地分行信息同步。可问题现在是古代啊,李长安又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问接待人:“你们各个分号之前完全信息交互,需要多长时间?”
行家呀!那得看您存了钱之后想去哪儿。按照我们裕康钱庄的速度,最多三个月的时间,就能遍及所有的分号了!
接待人说起这个的时候,显得十分自豪,这速度已经是行业顶尖了。呵呵,三个月的时间,李长安怎么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不过这是古代,也没办法苛求那么多了。
“如果是永金镇呢?”李长安问他。
哦,永金镇我们有分号,也不远。有三天的时间就能到了。
“你们是走陆路还是水路?比我们寻常赶路去永金镇更久,还敢说什么裕康速度!”李长安说。
我们有自己专用的水路行道和最新的快船,来往永金镇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可账目整理需要时间啊,我们通常是一个月整理一次。将这一个月在和余县收埠的账目汇总,然后送到临近的分号去。
那就是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