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明理的老太太
夏池暖把王香翠送到了王家,因为思来想去,她也想知道,王家是否和王香翠一个想法。
至于王进忠?他在做生意养家糊口不容易,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了。
“哎呦喂!他王嫂子,你们家这两日可是来了不少贵人啊!”一个邻居大嫂挎着菜篮子,路过王家门口,看到王家被人修葺一新,还有人送了好多吃的和用的。
如今还来了一辆马车,走下来一位漂亮的像仙女下凡的姑娘,一看就是有钱人。
冯氏跑出来,一看到下车点女儿,便是过去拉过她哭着打骂道:“你这孩子……可是吓死为娘了,怎么这么气性大啊!”
“娘!”王香翠脸羞臊的都红了,忙拉着她母亲回了院子。
夏池暖也跟着走进去,车夫在后搬下来不少东西。
老太太身体不好,也是老人病,多补着些,慢慢儿,也是能好的。
因此,她今儿带来的都是珍贵的补品,很多都是皇舅舅赏的。
好几个邻居妇人都出来张望,这大包小包的往王家搬好几趟,都是什么好东西啊?
而且,这位姑娘是谁啊?怎么这般的大方?昨儿个,似乎是跟王进忠一起回来的。
“听说王老太太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婢女,后来嫁了人,就离开主家了。”挎着菜篮子的妇人压低声音说:“这位姑娘瞧着不俗,该不是……哟!这么说来,这主家倒是宽厚仁慈了。”
“你们可是来晚了,之前大清早来了一群人,有个公子可有气势了,听王进忠称呼他……好像是什么大皇子,还说什么阳郡主。”另一个妇人压低声音和她们说,对于这些事情,她们也不是太懂。
“昭阳郡主?”一名青衫书生走出门,闻听妇人之言,他若有所思的看向王家的院子。
“对对对,就是昭阳郡主!”那名妇人连连点头,之后又皱眉嘀咕道:“这个昭阳郡主,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昭阳郡主是大夏开国以来,唯一一个非皇后嫡出公主,而能用昭字为封号的郡主。”书生神情凝重道:“昭阳郡主深受皇上宠爱,是华阳大长公主的外孙女,也是华阳大长公主唯一仅剩的后人。”
众人一阵唏嘘,昭阳郡主他们不熟悉,可华阳大长公主他们却不陌生。
先帝在轩辕城中立庙,其中便供奉着华阳大长公主夫妇二人。
这位昭阳郡主的身份,真是比公主都要尊贵了。
“儿子,你是说,这王老太太原本的主子,就是华阳大长公主吗?”挎篮子的妇人走到了书生身边,要是王家与昭阳郡主有牵扯,那谁家要是娶了王香翠,以后还不得想不发达都难啊?
书生也是这么想的,王香翠不丑,也识文断字,只是因为一家子是个拖累,王香翠又有点眼光高,故此一直拖到十六岁还没说亲成。
可他若是要娶王香翠,凭他的样貌,和秀才身份,定然是能入得了王香翠的眼吧?
外头议论纷纷很热闹,夏池暖进了王家门,见了老太太说了王香翠的事,却是屋内一片寂静无声了。
王香翠等待的焦急,忍不住跪下来哀求道:“祖母,您就点个头吧!”
只要祖母点了头,郡主就会让大皇子帮她找媒人说亲,说的定然会是富贵之家的。
冯氏低着头噤若寒蝉的,因为她了解她婆婆,过分的沉默,就是发火的前兆。
陈氏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看向夏池暖羞愧道:“对不起,郡主,是奴婢没教好这个孩子,给您添麻烦了。”
“老太太莫要这样说,您这是折煞我一个小辈了。”夏池暖面色温和淡笑,心里却暗松口气,好歹老太太不是个糊涂人。
“祖母!”王香翠望着她祖母,不明白祖母为什么不点头,反而拒绝了郡主的好意呢?
陈氏看向这个不成器的孙女,很是失望道:“祖母也曾是读过不少诗书的富商之女,只因一入宫廷深似海,自此也就难见家人面了。是大长公主瞧得上我,点了我到身边伺候,教我们多读书明理,莫要做个目光短浅的女子。而我这些年,也是这样教你母亲,你母亲虽然不聪明,却是个极为听话懂事的孩子。你弟弟再是病的有些阴郁,也不是不明理胡闹的孩子。只你一人,我教你读那么多事,说了那么多大道理给你听,你却只学会了好高骛远,而半点不体恤家人,也不懂得何为知足常乐!”
“祖母!您教我读书,就是希望我好,可我要是也一辈子变成一个持家妇人,那又何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