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危亡
原先四国对垒互相制衡的状态近年渐有倾颓之势,其中尤以东齐最为嚣乱。东齐皇帝杜靖武将出身,十年前以清君侧之名发起政变,顺利登位。此人励精图治,知人善用,上位之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成效显著。
萧如峰更是屡屡接到边关告急的来报,东齐将士屡屡攻击围攻林州,江际关一带的无辜百姓,抢夺他们仅有的财物和粮食。而守城的将士不仅装备落后,军饷也被层层克扣下来,他们对朝廷早有怨言,谁也不肯为国卖命,白白地做了东齐的刀下亡魂。所以将士们只是将城门关闭,消极抗敌。
这一次,皇子杜仲之死恰恰成了东齐皇帝挑起战乱的名头,杜靖派遣三千精兵围攻林州城,还没等消息传到萧如峰那里,林州就沦陷了。
林州城地理位置绝佳,易守难攻,林州一旦被攻破,入住京城对杜靖来说就如同进无人之境一样简单。
“诸位爱卿,林州落入贼手之事朕想在座的各位早有耳闻了吧?有什么办法可以疏解国家之困?大家不妨畅所欲言。”萧如峰表面不动声色,但是眉宇间的担忧早已出卖了他内心的忐忑。
诸位大臣面面相觑,低着头不敢说话,萧如琛站了出来,负手而立,字字铿锵:“启禀皇上,臣有一计。”
萧如峰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样,欣喜异常。萧如琛虽然心存不臣之心,但是他要的不过是自己的皇位罢了,真要亡了国,他三皇子再厉害也是只丧家之犬罢了:“哦?皇叔有何良策?”
“东齐皇帝杜仲放任将领在我朝边城肆意妄为,骚扰我朝百姓,此番其攻克林州,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两国必有一战。”
“”依臣之见,东齐在林州戍守的将士不足三千人,若是能抽调凉州,江州,柳州三地五千精壮赶赴江际关,派遣大将军张追去前线指挥一战,杀给东齐个措手不及,局势或许还有转圜的可能。
萧如峰还没表态,兵部尚书却站出来表示反对萧如琛的意见,此人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只见他恭敬地跟萧见峰行了个礼,接着徐徐而谈起来:“启禀皇上,臣认为三皇子此策不可行。众所周知凉州,江州,柳州三地是守卫京城”
的命脉,如果抽调这三地的精兵,京城的守备空虚,到时候东齐狗贼若是抓住机会,乘虚而入,恐怕会对皇上不利。”
“那依张爱卿之见,该当如何呢?”萧如峰转念一想,兵部尚书所说不无道理,就算东齐皇帝按兵不动,万一萧见琛趁机抓住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怎么办?
兵部尚书眼神中满是算计,他犹豫了一下小心地组织着自己的语言:“启禀皇上,古人有云,胜败乃兵家常事,林州城既已沦陷,那山河破碎就是木已成舟之事。如若一味执念于收复旧土,恐怕会陷整个国家于危难之境。臣认为,现在当务之急是要保存实力,守卫国都,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以退为进。如果能用一城一池之失,换取整个国家的安宁,于国于民都是幸事。”
此时,朝中忠勇之臣要么被萧如峰迫害之死,要不然就是对这个昏庸的君主深感失望,为了明哲保身,称病告老还乡去了。剩下的人不是奸佞之臣,就是长袖善舞之辈,惯会装聋作哑。偌大的朝臣竟没有一个人开口反驳兵部尚书的庸计。
萧见琛见此情形,怒气冲冲,恨国不争,只见他当着朝臣之面厉声斥责兵部尚书:“大胆!你一个小小的兵部尚书竟敢在朝堂之上信口开河!一城一池之失?你可知这万里江山,是我朝历代皇帝一寸一寸土地打下来的?”
兵部尚书慑于萧如琛的威势,连忙下跪求情赔礼:“微臣该死!微臣该死!微臣该死!”
“皇上,国土之事不能有商量的余地,绝对不能不能让步。一旦让东齐尝到了甜头,那杜靖必然会变本加厉地欺辱我朝。再说林州军事地位极其重要,一旦放任东齐摆弄林州,日后必定后患无穷。等到东齐将士在当地稳住了阵脚,再想铲除这颗毒瘤,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萧如峰摆摆手,打断了萧见琛的话:“皇叔此计虽佳,却是招险棋,朕不能拿着整个国家的危亡去赌。”
萧见琛急了:“请皇上三思!”
“皇叔不必多言,就这样定下了!”
“皇上…!”萧见琛还想继续争取,可是萧如峰已经表现出不耐烦地神情,不管怎么说,他现在都是皇帝,大权在握,萧见琛再怎么不满,如今都无可奈何。盛怒之下,萧见琛负气离去。
这边萧如峰则下达军令,撤出安插林州附近准备反攻的将士,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