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晋衣冠 > 第168章 依依燕女心

第168章 依依燕女心

成帝勃然大怒:“竟有这等事?可查清是何人所为,官粮及税赋可有下落?”

“禀陛下,刺史刘胤已派人查察,目前尚无下情回禀。”

朝廷顿时炸开了锅,群臣交头接耳,相互议论。有的说是天灾,有的说是人祸,还有的说可能是遭歹人抢劫。

成帝焦虑难安,官船被毁,钱粮遭劫,在大晋闻所未闻。

光天化日之下,劫夺官船,强抢朝廷物资可谓骇人听闻。

因为在温峤治下,数年来政事稳妥,州内安宁,从未有如此闪失。刘胤上任伊始,就发生这等怪事,成帝非常失望,非常愤怒。

王导忧心忡忡,奏道:“江州鱼米之乡,富庶之地,京师的米粮和朝廷的赋税仰仗江州甚多。应速速让江州查清案情,奏报朝廷,以免节外生枝。”

“就照老丞相说的办,下旨江州,严查!”

下朝后,王导神清气爽,又隐隐觉得有些不安。刚回到府中,管家就说有人在客厅恭候。

他知道来者应该是谁,便进入客厅,掩上门。不一会,里面传来了王导的声音:

“你家大人动作很快,动静却闹得太大,连圣上都惊动了,已下旨严查。回去务必禀告你家大人,让他妥善处理,千万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三日后,江州的快马飞奔京师,带来了毁船的消息。

其实也不是什么消息,因为查证之后,只是说官船在江面触礁毁损,船上物资悉数沉入江中,州衙派人打捞,但一无所获。

会稽王司马昱以为此事可疑,钱粮数目巨大,沉入江中,总得留下痕迹。

米粮被江水冲走,可以理解,而金银铁钱沉重,应沉入江底,怎会被冲走?还有,钱粮事关朝野稳定和百姓福祉,刺史府为何不派兵船护送,偏偏只有一艘官船,里面恐怕另有文章!

成帝听起来也觉得难以置信,江州的解释的确无法令人信服。

王导心里已经有谱了,他建议成帝,说江州官船遭劫,京师朝野已经传遍。而钱粮遗失,市面上供应不足,粮价波动,甚至还会发生哄抢行为。

眼下谣言四起,京师人心不安。为防止变乱,他奏请朝廷派人亲赴江州,详查为宜。

成帝听得出,王导话中的隐意,应该是在怀疑刺史刘胤所言不实,虚掩搪塞朝廷。

丹阳尹何充却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称此事虽然颇为蹊跷,但刘胤为人率真,秉性直爽,虽非细致之人,但说他粗糙冒失,虚掩搪塞为时过早。

其中是否另有隐情,须须派谨慎稳妥之人前往详查,不可冒然定论。

王导闻言,偷偷瞥了一下何充,心里禁不住咯噔一下。

自己倒是小看了何充,在记忆中,何充最大的特点是刚直,不谄媚阿谀,想不到心思还这么缜密,思维敏捷。

王导现在也吃不准,他不知道自己强力推荐这位姨弟入朝议政,为的是防范庾亮专权,到底是喜是忧?

何充见皇帝没有反对,继续奏道:“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先就近急调芜湖郡、广陵郡钱粮入京,平物价,稳民心。”

成帝颔首道:“何爱卿此言稳妥,那就着尚书台下旨给二郡。诸位爱卿,何人担当特使,前往江州查察案情为宜啊?”

王导抢先奏道:“老臣认为,吏部曹尚书谢裒刚正公允,掌管州郡吏治事宜,对朝廷官员选拔、任用及规程非常熟悉,派他为查察特使最为合适。”

成帝马上答应下来,吩咐拟旨派谢裒为朝廷特使,务必要查明真相,不得有丝毫隐瞒。

朝会散去,谢裒追到建康宫外,态度极为恭敬,谦卑的请示王导:“下官准备即刻启程,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王导望着谢裒,颇有深意的笑了笑

“恭喜谢大人,此次代天巡狩前往江州查察,江州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此乃皇恩浩荡,谢大人可要抓住这次露脸的机会。”

王导示好,谢裒感激不尽。

“皇恩浩荡不假,但若无丞相举荐,下官岂能有这样大出风头的机会?谢圣上信赖,谢丞相厚爱。”

“非本相厚爱,也是谢尚书清明能干,颇有政誉,我们两家同居乌衣巷,子侄辈交往深厚,令郎谢安少年英才。老夫观之,将来必堪大用,若加以栽培,前途不可限量啊!”

谢裒看当朝丞相一脸真诚,有点出乎自己的意料。

自己和王导同在尚书台,但平时交往并不甚多,也就是泛泛之交。今日,丞相为何如此推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