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可得好好溜须溜须清欢,清欢将来可是咱们骆家大少奶奶。”
梅艳秋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沈清欢的碗里。
语气还是阴阳怪气的,可是沈清欢明白她的用意,无非就是在告诉其他人,她是承认沈清欢的。
虽然沈清欢并不想当骆家大少奶奶,还是向梅艳秋投去感激的目光:“谢谢三娘。”
“可别这么说,三娘将来可是要仰仗你罩着的。”
大家都知道梅艳秋这阴阳怪气的性子,也懒得辨别是奉承还是讽刺。
因为沈清欢求老太爷收回决定,小少爷觉得自己被嫌弃了,吃饭的时候也是蔫蔫的。
沈清欢帮他夹什么菜放进碗里,小少爷便抬眸看一眼沈清欢,也不说话,然后埋下头无精打采的扒着饭。
吃过晚饭,沈清欢就带着小少爷回院子了。
老太爷也让三个儿媳和骆庭瑞也先回去,让骆正明留了下来。
大厅里只剩下一家三口,骆正明便主动开口问道:“爹,可是因为什么才决定让沈清欢那丫头给庭琛当正室?”
老太爷放下茶杯,叹了一口气道:“今天京城那边的人带来消息,皇上主张的变法失败了。”
老太爷把那人所带来的消息说给老太太和骆正明,说完之后又长长叹了一声:“当初若不是清欢丫头,咱们骆家怕是也跟着遭殃了。
老太太和骆正明也没有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远房亲戚一家一夜间就不复存在。
母子两个面面相觑,显然还没能缓过神。
“说起来清欢丫头也算是咱们骆家的福星,咱们骆家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所以思来想去,我才决定让她给庭琛做正室;
一方面算是对那丫头的报答,另一方面,那丫头确实是块做生意的料,头脑灵活,点子也多,有她陪在庭琛身边,庭琛也不必太辛苦。”
报答不一定非得给自己宝贝孙子做正室,老太太眼里,谁都配不上她宝贝孙子。
不满的说了句:“这才哪到哪,就说是做生意的料,话可不能说太早,以后的事谁说得准!”
老太爷看向老太太:“清欢丫头才多大,就把盘店、开女红店的事安排的井井有条,就算是成年人也未必有她想的这么周到。”
老太太:“想的周到又能咋样,这女红店还没开起来呢,谁知道会不会赚钱。”
“不管赚不赚钱,清欢丫头有那样的想法就是难得!”老太爷是生意人,目光比老太太看得远。
“咱们骆家的成衣店说不上是百年老店也是开了有些年头,可是有谁想到过用刺绣的办法将袄子上的破损给遮住?又有谁想到过私人订制这个商机?”
“清欢这丫头在做生意上确实头脑不简单,”
骆正明也是佩服沈清欢的头脑。
“正明理解爹这么决定的用意。
清欢这丫头将来势必会做出一番大事业,如果不是跟咱们骆家一条心,便是会成为咱们骆家最大的竞争对手,如果成了咱们骆家少奶奶,不仅咱们骆家少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骆家的生意也会越做越大。”
骆正明终究也是生意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太爷的用意,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老太太毕竟是见识短,不赞同的撇了嘴:“想拴住那丫头给个姨娘的名分不就成了!”
老太爷不悦的瞥了老太太一眼:“还真是老眼昏花。
你没看出来吗?让那丫头给咱们庭琛做正室那丫头都不愿意呢,你以为一个姨娘的身份就能把那丫头拴住?”
联想起沈清欢跪在大厅中央求老太爷收回决定的画面,老太太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不禁的皱了眉,道:“我就觉得清欢那丫头自从上次爬树摔下来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老太爷微微叹了一声:“谁说不是呢。我上次回来之后就发现了。”
说到这里老太爷微微顿了一下,而后继续道:“以前清欢那丫头看着也机灵,一张小嘴也是会说话,可是那丫头胆子小,说话的时候也不敢抬头。
可是我这次回来之后发现,清欢那丫头胆子变大了,虽然看着也是低眉顺眼的,可是无论说话的语气还是态度,始终透着不卑不亢。”
“你们说——不会是招了什么邪祟吧?”老太太狐疑的问。
老太爷不赞同的白她一眼:“那丫头也就是这几日才去学堂,以前就在咱们骆家院子里,哪来的邪祟!”
不是邪祟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