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曦微微垂着头,轻声说:“义母,这不算什么的,爹娘日子过得那么辛苦还把我养大,如今我找到了赚钱的路子就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姜曦抬头目光微微湿润的看着梁氏:“义母,我得报恩。”
这话让史弥远不淡定了,农户出身的姜曦想要读书,想要弟弟妹妹都读书,想要盖大房子,还要盖两处,满心满眼都在为姜家打算,究其原因是为了报恩,这孩子的品行简直是难得啊。
梁氏眼圈都红了,握着姜曦的手用了不小的力气:“好,阿曦知恩图报,好孩子。”
说着,回头:“相公,差人去请了瓦匠过来,咱们这就去看一看地方,让瓦匠算一算需要多少青石,阿曦要报恩,咱们得帮忙。”
“好。”史弥远点头。
姜曦急忙说:“义父,我花钱,我有银子,我赚了不少。”
史弥远笑望着姜曦:“你就不想存点儿嫁妆?”
姜曦愣了一下,摇头:“不想,我还能赚更多呢,再说我还小,义父能帮我算算用多少青石砖,我就很开心了。”
“那你陪着你义母一会儿,义父去安排一下就过来。”史弥远起身出去安排了。
他喜欢知书达理的人,欣赏读书人,特别是寒门子弟。
他从姜曦身上看到了骨气,这孩子有一身傲骨,看来自己还真收了个好义女啊。
很快,姜曦就坐在马车上了,梁氏让桃红把礼物都送上车,跟在史弥远的马车后面,往姜家庄来了。
马车停在姜家门口,史弥远看着院子里正在忙着宰鸭子的姜福生,曲氏和姜世安在摘鸭绒,一家三口配合默契,做事儿麻利,满意的点了点头,一个家的气运都在每个人的脸上,别人不说,姜福生那笑呵呵的样子就和当初判若两人了。
“爹,娘。”姜曦下了马车,扶着梁氏:“义父和义母来啦。”
姜福生听到动静抬头看过来,赶紧起身,曲氏眼疾手快的扶助了他,姜世安递过来拐杖,一家三口站在门里不敢靠前。
“草民一家身上不干净,大人和夫人先请到屋子里吧。”姜福生说。
姜曦语调轻松的很:“爹,义父和义母是亲人,你别害怕,我陪着义父义母先进屋。”
“好,好。”姜福生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可不敢把史弥远两口子当亲戚就是了。
史弥远对姜曦的态度改观了很多,所以听到姜曦把自己当成亲人还是挺高兴的,出声:“不碍事,我们来的唐突,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这可让姜福生受宠若惊了,诚惶诚恐的跟在后面送史弥远两夫妻进屋,一家三口赶紧去洗漱换衣服,换了干净的衣服才过来。
梁氏看曲氏那样子怕是要跪下,先一步起身过来拉着曲氏的手,热络的说:“妹妹身体恢复的可好?”
“挺、挺好的。”曲氏被梁氏拉着坐在了炕边上。
史弥远起身出去了,姜福生跟在旁边,到了门外史弥远才说:“阿曦说盖屋,这是大事儿,土坯虽然便宜可也不耐用,让世安带我去看看地方。”
姜福生躬身:“是,草民知道阿曦心气儿高,想要让一家子过好日子,可我们心疼孩子太辛苦了。”
史弥远偏头看姜福生,点了点头:“那就好好盖屋吧,青石砖的事情我来办。”
“大人。”姜福生受宠若惊。
史弥远摆了摆手:“无需如此,收了阿曦做义女,我们是亲戚。”
说着,叫来姜世安:“世安,带着伯父去看看盖屋的地方。”
“是,伯父跟世安来。”姜世安机灵的很,在前面带路。
姜福生腿脚不好,走得慢,跟在最后面,三个人到了旁边已经整理得差不多的荒地上。
史弥远问:“世安,这是要做学塾的地方?”
“是,阿姐说读书会让人越来越优秀,有眼界,所以请了先生。”姜世安看着空地,自豪的挺了挺胸脯:“我要努力读书识字,让阿姐过好日子。”
史弥远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抬起手拍了拍姜世安的肩:“好小子,这才是男子汉该做的事。”
瓦匠工头凑到近前。
史弥远指了指空地:“这边估算一下,两进的宅子需要多少石料。”又指了指姜家的院子:“这边两进的宅子,要一模一样大小的。”
“是。”瓦匠立刻去丈量尺寸算青石砖了。
姜福生有些担心,两进的宅子!还是两处,只怕手里的银子不够啊。
不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