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战国轰天记 > 第87章、西湖水战

第87章、西湖水战

——所谓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这个典故说的是发生在三百五十多年前的逼阳大战。

逼阳是西周时在山东(枣庄附近)封建的姜姓小国,跟齐国和楚国的关系较好,跟晋国却不太对付。

周灵王九年,中原霸主晋国企图实施联吴制楚的战略,但逼阳夹在晋国和吴国的疆土之间,显得很碍眼,于是,晋悼公发动鲁、宋、卫、曹、莒等十三国联军,企图以雷霆万钧之势,打下逼阳来立威。

但是,逼阳城小而坚固,地形极为险要,只需少量兵力就能守住。

而逼阳之君姜豹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明君,深得逼阳国人的爱戴,并不是轻易就能吓倒的。

所以,在晋国牵头组织的中原联军出征之前,晋军元帅荀罃就向晋悼公进谏,说逼阳这地方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建议国君还是不要打这一战了,而是应该以外交手段争取让逼阳归附。

意思就是说,逼阳太小了,十三国联军即使打下来也没多少战利品可分,算经济账是肯定亏本的。

偏偏逼阳这座城又非常非常的坚固和险要,很难攻打,哪怕出动了十三国联军,也未必能拿下来。

然后,晋国发动整个中原的力量打一座孤城,即使赢了,也没有什么勇武的名声可以夸耀。但若是打不下逼阳的话,发动这场大战的晋国就成了天下笑柄,中原霸主的国际形象,或者说人设,怕是要崩塌了。

晋悼公不听,强令荀罃率领庞大的联军进攻逼阳。结果逼阳那边根本不接受恐吓,骨头硬得很。

然后,由于联军出兵太多,补给线无法长期维持,没办法长期围城跟逼阳守军拼消耗。十三国联军只好舍命日夜强攻,打得尸山血海,整整鏖战了二十九天,总算是险之又险地在军粮耗尽前夕打下了逼阳。

但是,由于逼阳跟晋国本土不接壤,最终逼阳在战后并入了宋国,晋国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尉缭向王翦大将军提起这个典故,就是建议他不要纠缠于眼前的凤凰堡这座坚固要塞,攻得下自然最好,攻不下的话就该绕过去,要么往南渡过浙水攻打会稽,要么索性掉头北上,去打姑苏,去熊启首级。

不管选择哪一个,都比像现在这样,带着几十万秦军,顿兵于坚城之下,要强得多。

然而,王翦大将军也有他自己的考虑。

“若不能全取余杭,如何渡得了浙水?不渡浙水,如何到得了会稽?”

他指着摊开在桌案上的地图,对尉缭说道,“你看,不破凤凰堡,怎能出余杭南渡?”

——欧皇家当年之所以在凤凰山上不惜工本,建造要塞,部署巨炮,就是因为任何从北方过来的入侵军队,除非绕道外洋走海路,否则若是想要渡过钱塘江南下会稽,就绝对绕不过凤凰山这个关键点。

“可以挥师往浙水上游西行,绕道富春,亦或富春之西,择水浅河窄之地南渡!”尉缭答道。

“如此,则无粮道!余杭以西,皆为崇山峻岭,水道不通震泽,我军粮船不能入!”

王翦大将军反驳说,“纵然到得岸边,舟船全无,莫非要全军泅渡,为越人渔船所猎?

还是就地伐木造船?且不说越人战舰是否会来炮击干扰,数十万大军渡水所需之船,又需多少时日才能造好?先前连年大战,如今中原疲惫,两淮残破,我军之给养输送,还能维持到明年不成?”

这个时代的军队,后勤都非常依赖水运,一旦脱离了天然河道或人工运河组成的内河运输线,全靠陆路运粮,给养运输的难度都会成倍抬升。

万一当地连道路都没有,大车无法运动,只能靠人力挑夫来运粮,那么后勤运输就更难了。

小规模的别动队出击倒也罢了,可以在敌境打草谷劫掠,或者依靠随身携带的少量干粮,但数万数十万的大军,却万万不能如此孟浪,否则一个不小心,就是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绝粮团灭的下场。

所以,秦军若是不想脱离粮道,就只能强攻凤凰堡。若是想要从上游渡过钱塘江(富春江),那么就会脱离己方的后勤运输线,而那一带地区早被抛荒,只有崇山峻岭,没有人烟农庄,无粮可掠。

以老将王翦一贯以来的稳重秉性,自然不会把数十万大军贸然置于这等无后勤、断后路的致命险地。

至于放弃南征越人,掉头去打姑苏的荆楚余孽?且不说苕溪两岸这么长的运粮甬道全白修了,对于士气和威望的打击更是无与伦比——这才刚刚打了一天,稍微受挫就要去捏软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