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秦军统帅王翦作出了撤退移营的决断,但真正要落实下去,却并没有那么顺利。
众所周知,在战场之上,想要组织敌前撤退是最困难的。
而一支已经死伤近半的败军,若要组织敌前撤退,更是难上加难——在这个时候,不仅己方的组织度,会因为惨败而大跌,难以再令行禁止、如臂指使,还有敌人那边,也不会轻轻松松放你走。
尽管凤凰堡里的越盟守军,这会儿乃是百分百的乌龟属性,不到万不得已,决计不肯出要塞一步。
但这仅仅是陆军基于人少而形成的保守作战理念,而越盟的海军舰队,却是见敌必战的超莽画风。
尤其是当只有自己打得到敌人,敌人却打不到自己的时候,这些喜欢捡便宜的海上健儿们就更莽了。
固然,在潮起潮落的钱塘江上,并不是很适合那些宛如浮动城堡的远洋大帆船的部署和巡航。但就算是以人力排桨驱动,以风力为辅佐的桨帆船,对于只有舢板木筏的秦军来说,也已经是水上的巨无霸了。
——傍晚时分,没等秦军平息骚乱,并且按照大将军王翦的命令,朝着西北方的内陆地区移营,越盟方面部署在凤凰堡水域的二十艘桨帆船,就乘着上涨的潮水,再次突入西湖(东湾)之内!
再接下来,自然就是铺天盖地的对岸火力打击。
虽然之前秦军已经挨过一次越人战舰的炮击,故而拆掉了最靠近海湾的一部分营区,搬出了越盟舰炮的炮击射程,使得桨帆船上的轻型火炮够不着他们——限于相对有限的体积和排水量,需要安置大量划桨手而难以加固的船体结构,这些桨帆船很难安置笨重的远程火炮,否则就会被后坐力给震坏甲板甚至龙骨。
但越盟这二十艘桨帆船的舰队指挥官,也对此早有准备,事先就拆掉了船上射程不足的火炮,换上了涂山惠主导的藤田兵器研究所研发制造的轻型东风竹筒火箭(舰载版)。
依靠使用纸糊的超轻型弹头,增加固体燃料数量等办法,这玩意儿的最大射程可达四里(2000米)。
为了增强这些火箭弹的吓人能力,涂山惠还在火箭上绑了各式各样的哨子,以求达成最大的恐惧效果。
借助涨潮的钱塘江水,越人水手驾船摸到了依旧骚动混乱的秦军营地附近,期间没有遇到任何阻挠——秦军之中的一部分在造反,一部分在平乱,还有很多被炸散或自己跑散,根本没有余力侦察湖面。
反倒是许多此刻依然抱着木头漂在西湖(东湾)水面上,侥幸没给鲨鱼吃掉,已经又冷又饿,又不敢回到岸上领受军法惩戒的秦军逃兵,见状纷纷乞降喊救命,希望敌舰能把他们捞走,就算为奴也认了。
但是,越盟舰队的首要任务是作战杀人,而不是救人,所以没理会那些落水者,只是专心发射藤田兵器研究所鼓捣出来的那些廉价又轻便的火箭弹,火上添油,给乱糟糟的秦军献上新的热烈祝福:
“咻——咻——咻——”
片刻之后,四十发东风火箭(舰载版)带着奇异的尖啸声,拖着长长的尾焰,相继蜂拥而起,从各艘战舰的甲板上,直扑向散布在灵隐山四周,距离岸边依旧不够远的秦军营地。
——漫天耀眼的火流星,再次出现在了被暮色和烈火映红的苍穹中。
第一轮火箭发射完毕后,炮手们便不顾尚未消散的刺鼻硝烟,一窝蜂地凑了上去,在各位船长的呵斥和催促下,用蘸了清水的长柄炮刷,狠狠地捅着发射管,带走火箭发射管中残留的火星与温度
接下来,伴随着第二批火箭弹的升空,奇异的啸声也再一次回荡在了暮色低垂的黄昏天幕之中。
当然,二十艘桨帆船的绝大部分空间,都被划桨手和食水储备所占据,其实运载不了多少火箭弹,打出一百多根“飞天竹竿”之后,就耗尽了全部弹药,只能在水里胡乱捞了些俘虏,就在夜幕之中撤退了。
而这些竹筒火箭弹因为想要尽量飞得远,弹体内基本都是发射药,所以落地后的爆炸威力其实也不大,严格来说就是一个大号的烟花爆竹,跟现代地球空军战略轰炸机的航弹没法比。
即使掉在某人的跟前,如果这家伙穿着全身铠甲并且举盾抵抗的话,估计也未必炸得死他。
但问题是,如今的秦军可不是早上那会儿的状态,不仅士气基本清零,连溃败导致的哗变都没结束。
之前轰杀了秦军副帅蒙武、超度了上万秦军战兵的那场火箭弹雨,更是早已成了他们灵魂中的梦魇。
仅仅是这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