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一路走过 > 第25章南下闯荡(2)

第25章南下闯荡(2)

管凌天第一站选择去广州,上次他还是读中专寒假时坐火车到广州,再从广州坐班车到南海市盐步镇,看望自己的妹妹管凌梅和小时的伙伴管山忠,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几年过去了。

管凌天坐着绿皮火车,一路上美丽的风景,过了江北省界,一进入广东,管凌天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与江北省不同的是,广东境内到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工厂林立,经济活力四射。

铁路旁的山坡上满是水果树,挂满了荔枝、芒果、香蕉等水果,真是令人垂涎三尺,与江北相比,广东真是个好地方啊,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生活环境也舒适,要是以后能在广东生活那该多好啊,管凌天心里这样想。

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管凌天终于到了广州火车站,高中同学邓安博已在车站出口处等候多时,两人好久未见,紧紧拥抱,邓安博正在广州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管凌天就先到他这里落脚。

邓安博原来和管凌天是高三同班同学,后来考上了江北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县沟书垦殖场中学教初中。

沟书垦殖场地处金水县最偏远山区,创建于1957年12月,这年10月,江北省委遵照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组织省、市机关干部和各界群众8万人在南甘市人民广场隆重集会,热烈欢送干部上山开发和建设山区。

12月,以富州市、金水县直机关135名下放干部为主体,在金水县沟书成立了沟书垦殖场。到了1963年,又有上海、浙江等地的200多名知青下放到沟书垦殖场。

在计划经济时代,沟书垦殖场还是很跑火,有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大小企业一时星罗棋布,刚开始主要工业是以手工业为主,其产品是锄头、梨耙、箩筐、土箕、砖瓦、桌、床、凳等农具和基本生活用品。70年代逐步建立了一些市场木竹深加工业和搪瓷厂、砖瓦厂等。

90年代初,受市场经济冲击,企业效益开始滑坡,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到90年代末,全场工业几近瘫痪。当然,那些下放干部和知青也基本上回去了,沟书垦殖场一下子显得很萧条。

沟书垦殖场中学只好招收附近村庄的学生,多的时候中学招收到的学生也不过200多人,邓安博教初二也轻松,平常都住校,只有周末上县城找管凌天等几个好朋友玩一下。

让邓安博气愤的是,学校经常拖欠工资,再说工资也不高,身上零用钱有时都没有,学校地处最偏远山区,一到晚上,老师们寂寞得很,只有靠吹牛、打牌、打麻将打发时间。

最不能忍受的是,邓安博也想找个姑娘成家,可附近只有村庄,没有单位,有两位年轻老师实在耐不住寂寞,就找了附近村庄的姑娘为妻,只靠一个人微薄的工资生活,这样的日子过得实在是紧张。

终于有一天,邓安博也开始考虑起自己的未来了,心想:我再也不能这样过下去,必须做出改变,否则一辈子只能在这山沟沟里耗下去。

于是,他想到了考研,只有考研,才能跳出去,他几个在乡镇教书的同学也是考研成功走出大山,跳出县城,到了大城市发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说干就干,邓安博第一年报考了母校江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结果由于准备不充分,专业分数太低,没有考上。

不甘心的他,第二年选择报考广州大学的研究生,在考研复习的日子里,邓安博甘于寂寞,一下完课,他把自己关在房间看书,也不参与同事之间的娱乐活动。

只有一次,一个同事王勇郜实在不忍心看邓安博那样苦读,怕他读成书呆子,在周末带他去附近的路坊乡人民政府找同学栗小刚玩。

到了路坊乡人民政府,王勇郜和栗小刚及栗小刚的两个同事坐在一起玩起了麻将,刚开始邓安博站在旁边看,过一会儿,他觉得看他们打麻将实在没意思,想起自己随身带了一本英语考研书,看到一个办公室的门开着就进去了,他坐在办公椅上认真地读着英语单词,陶醉其中。

恰好值班的乡长王支前经过,心里想:今天周末,伍书记怎么没回家,办公室门开着呢,按理说他有事会通知我的啊。

再仔细一听,啊,今天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了,伍书记居然在背英语,难道他要学好英语外出招商吗?这个伍书记,平常说话粗鲁,喝酒厉害,居然关起门学起英语来了,你这不是乡下人八十岁学吹喇叭嘛。

王支前要进去看个究竟,推开门,说道:“伍书记,周末学英语呢,你这个领导也要带领我学一下,我文化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