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喝令了一声。
优待俘虏什么的,在他这里不好使,毕竟双方又没签过协议。
随后,许长安派沉炼带了二十余名手下奔赴应天府,协助与督促应天府锦衣卫揪出那些潜伏的倭寇。
同时,同时还要调查是否有官员被收买。
等到淮安府的官兵赶来之际,看着眼前惨烈的战场,一个个不由得呆若木鸡。
捷报传回京城,朝野上下,一片轰动。
毕竟,大明立朝以来,像这样一次歼灭近万倭寇的次数屈指可数。
仅用五百余人歼敌万人,且无一人伤亡的战绩,已经不能称为奇迹,而是神话。
神的几乎没有人敢相信。
当然,许长安也不在乎别人是怎么想的。
总之他这一次既然来了,就要彻底解决东南、江南沿海一带的倭寇之乱。
几日后,乘官船而来的二千五千名锦衣内卫在镇江登岸,并与许长安汇合。
帅营,就设在镇江码头不远,方便运输物资,比如弹药。
毕竟倭寇的活动范围太大了,从齐鲁、江南到东南沿海都有,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上午时分。
许长安端坐中军帐。
不多时,裴纶领着一个身着铠甲的男子走了进来。
“末将齐瑞江,参见总兵大人!”
齐瑞江上前几步,冲着许长安恭恭敬敬见了一礼。
许长安微笑着抬了抬手:“齐将军,坐下说话。”
“谢总兵大人。”
坐下之后,齐瑞江说道:“总兵大人,按你的命令,末将这次精心挑选了五千兵马,听由总兵差遣。”
“嗯,很好。”
许长安满意地点了点头。
“只是……”
齐瑞江有些迟疑,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态。
“齐将军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总兵大人,末将在想,沿海倭寇在大明猖獗多年,总兵大人此来为何不调集大兵围剿,只调五千兵马?”
许长安笑道:“兵不在多,在精!而且兵马也不止五千,本官不是带了三千锦衣内卫么?”
其实,许长安调五千兵马的用意并非指望让这些人打倭寇。
要是他们能打倭寇的话,沿海也不至于这么乱。
调这些兵马来,主要是让他们做些打杂活,比如帮着运送粮草、弹药、清理战场什么的。
他的兵,只负责杀倭寇。
这么一说,齐瑞江似乎也明白了什么,由衷道:“总兵大人带兵有方,末将佩服。”
“对了齐将军,这一带哪里的倭寇最为猖獗?”
齐瑞江想了想,道:“当年,数扬州一带的倭寇最为猖獗,后来经多次围剿,那些倭寇又转向松江府一带。
目前,松江一带有一伙倭寇的势力最大。
为首者名叫村下浩二,手下有数千倭寇。
他们占山为王,利用地形之利筑建了层层壁垒,松江官府曾多次派兵清剿,却伤亡惨重……”
“好,那就先拿这个村下耗儿开刀。齐将军,你点一千兵马随行,裴千户……”
“在!”
“你点五百人去端了对方的老窝。”
“遵命!”
齐瑞江不由脸色一惊:“总兵大人,咱们就一千五百人去?”
虽说他听闻过许长安的辉煌战绩,但毕竟没有亲眼见识过。
这次,他也得亲自上阵,以一千五百人对阵数千倭寇,他心里难免有些发虚。
“足够了!”
许长安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这一次,他虽然没有亲自带队,但他相信裴纶的指挥能力,毕竟也跟在他身边这么久了。
况且,他总不能事事亲为,总得培养一些能够独挡一面的手下。
……
松江府以东,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
不知道的人来到这里,恐怕会以为走错了地方,来到了倭国小镇。
这个镇以前很小,只有一条百余丈的小街。
后来,不少倭寇流窜到此,竟鸠占鹊巢,在此安营扎寨,奴役当地的百姓,还在小镇周边修建了不少房屋居住。
时间一长,小镇的规模扩大了数倍,看起来就跟倭国的小镇差不多。
村下浩二的寨子,就在小镇西侧的山里,当地百姓暗中称之为倭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