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周寅的提醒下,醍醐灌顶,有所察觉。
但直到如今面对这孩童,楚直还是半信半疑。
至于“疑”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不相信宋昭会有这样的“好心”,竟然会把抢来的孩童抚养长大。
小叶子被注视着,起初还是很紧张,但过了会儿,他主动地向着楚直展颜笑了。
这笑带着六七分亲近,还有两三分刻意的讨好。
小叶子显然很喜欢楚直,但他也看出来,楚直是他见过的这些“大人”里最不好惹的一个,他不能得罪。
楚直被这笑弄的窘了窘,他想起先前在王府,这孩子也是自来熟地抱着他的手蹭了蹭。
当时他因宋昭之故,恨屋及乌,只觉讨厌,可现在回想……
而在离魂的时候,那襁褓里的孩童曾经吸吮过辛野裳的手指——当然也是他的,那种感觉、有几分似曾相识。
“你过来些。”楚直颔首。
小叶子小心翼翼地来到桌边,仰头望着端坐的皇帝,显得十分乖巧。
过了会儿,他发现皇帝好像没什么恶意,于是便稍微大胆地伸出小手,向上搭在了桌子沿上。
看看自己的手,他又看看楚直,发现对方毫无责怪之意,便又眯起眼睛满怀欣喜地笑了。
楚直明明没做什么,这孩子却仿佛自得其乐。
这让皇帝心里颇有点感慨。
“你叫什么?”楚直终于开口。
“我叫小叶子啊,你知道的。”小孩认真地回答。
奉恩在旁边心想,该事先教导教导这孩子礼仪的。可见楚直毫无愠色,他便识趣地退后了数步。
楚直哼了声,明知故问道:“这到底是谁起的名字,古古怪怪。”
“是义父起的,义父说很好听的。”小叶子声明。
楚直啧了声:“这个像是乳名,你就没正经名字么?”
小叶子眨了眨眼:“什么是正经名字?”
楚直道:“比如一个人叫猫儿、狗儿,小叶子,小花儿之类,这都是诨名,不是能够登大雅之堂的名号。”
小叶子瞪圆了眼睛,仿佛在消化这句话,过了会儿他忽然叫起来:“我也有正经名号的。”
楚直道:“是吗?”
小叶子道:“义父说我的名字很好,只是不能告诉别人去。”
楚直本是随口,听了这句反而留心:“为何?难不成你义父骗你。”
小叶子脸都红了,却很不服气地振振有辞:“义父不会骗我的,我的名字是有大来历的。”
“朕不信。”楚直轻描淡写地。
“是真的!”小叶子急得踮起了脚尖,昂着头叫嚷:“我的名字是一本很有名的书里来的,是、是……诗……”
楚直屏住呼吸:“《诗经》?”
小叶子点头如捣蒜:“就是这个,你也知道?”他说完后又有点心虚:“你怎么知道的?”
楚直答非所问地:“裳裳者华。”
小叶子眼睛一亮,不假思索地接道:“其叶湑兮!”
“所以你的名字……”楚直垂眸:“叶湑。”
小叶子一惊,搓搓小手他低下头:“不是我说的,是你自个儿猜出来的。你不要告诉义父好不好?”
楚直喉头微动。
提审宋昭的时候,宋昭曾念过那句楚直跟辛野裳说过的诗经里的句子。
这孩子又叫小叶子,怪道听着有一股熟悉之感。原来宋昭在他眼底下弄鬼使诈。
想来宋昭也不是对这孩子全然无心,那会儿楚直说要送小叶子跟他团聚,他自忖必死,所以念了那句,也给小叶子留了一条生路。
楚直想通这个,冷笑:“真是个玩弄心机的奸猾虚伪之徒。”
倘若楚直对于那句《诗经》里的话毫无反应,宋昭的良苦用心也是白费,但以楚直的聪慧,必定迟早都会想通。
小叶子毕竟是辛野裳救过的孩子,若那时候已被杀死,留给楚直的自然会是难以出口的懊悔。
反正小叶子死与不死,宋昭都不亏。
楚直又一次觉着宋昭死的还是太便宜了。
殿门口人影一晃,奉恩上前:“皇上,南越的巫祭到了。”
楚直看了眼小叶子:“传。”
门口处走进个头戴流苏角帽腰垂锦带的黑衣男子,两鬓苍苍,虽然上了年纪,但步伐十分稳健。
他身后跟着一男一女两人,都是同样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