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习武太辛苦,不想让他学了?那也不至于这样,她的态度是孩子喜欢就学着,半途而废也没事,只要有个好身板儿不做病秧子就行。
裴行昭边用早膳边琢磨,吃饱了就不再做无用功,遣了宫人,问皇后:“有心事?”
“您看出来了。”皇后当即承认,“有件事,我实在是气不过,定要管一管。”
“说来听听。”
“是我母族黎家的事儿。”皇后道,“这一阵,言官的事闹得满城风雨,黎家的事才没人顾得上,要不然,也早就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黎家是去年冬日奉召进京,接受先帝给予的一应封赏,住进御赐的宅子,定居京城。
说起来,黎家固然有个貌美倾城的闺秀,在这个皇室女子讲究门第越高越好的朝代,能成为皇后母族实属意外。
那年赶巧了,礼部送到先帝手里的名单,硬是没有一个他一看就合心意的门第,而且多为结亲后他就要担心儿子被外戚拿捏的。按理说,把单子打回礼部就结了,他偏不,选了人们都认为是凑数的黎家。
“样貌出挑,门第低一些也无妨,起码瞧着顺眼,过日子也省心。那不孝子万一开窍了长了出息,说不定能拿捏住他岳家。”先帝提及那档子事儿,是这样对裴行昭说的。
裴行昭就问他,拿捏住个不起眼的门第,欺负媳妇儿,就是有出息?
先帝瞪了她一会儿,让她滚去看折子。
黎家地位水涨船高,等同于穷人暴富,有沉不住气的生点儿事也正常。裴行昭示意皇后说下去。
皇后打开了话匣子:“是我那个哥哥。以前看他也说得过去,哪成想,一成婚就原形毕露了……”
她哥哥黎元鑫,因家里对长媳的要求多多,婚事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一拖再拖。
去年秋日,黎元鑫娶了长安当地的乔氏女,二人是先帝赐婚。
乔氏之父乔景和曾任江浙布政使、两广按察使,三年前触怒先帝被革职,实际是先帝有意磨一磨他的锋芒,这次被推荐进京替补重臣空缺的,乔景和便在其列。
乔氏嫁进黎家的时候,刚满十四,是因赐婚旨下来就得在百日内成婚。先帝想的也简单,等到乔氏及笄后再同房就是了。他的目的是给乔家一个提醒:皇室还会用乔家的人,但不是现在,别的就不是他需要思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