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怀“噔噔”跑了上来,“大人有什么吩咐?”
傅遥喝道:“把陈怀秀打入大牢。”
“得令。”杜怀呲着牙把陈怀秀押下去。
陈怀秀不服,挣扎着高呼:“本官是朝廷命官,你们不能……”一句‘随意处置’还没说出口,脸上就挨了一巴掌,再想开口又是一巴掌。杜怀下手重,打得他满嘴都是血。
傅遥只当没看见,叫杜平月拿着她的手令到杭州府衙把灾民都放出来,随后又下令即刻开仓放粮。
她这一番施威,把这些杭州所属官员吓得够呛,证据在前谁也不敢再有什么微词,都乖乖听令。只是一说到开仓,许多官员都面有难色,杭州粮官奏道:“启禀大人,杭州连着两年灾荒不断,官府赈灾,现在粮仓里早就没有存粮了。朝廷赈灾的旨意已下,可是没粮可赈,这叫咱们如何?自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是没办法才会驱赶灾民的。”
杭州这两年灾荒不断是不假,但要说粮仓里的粮全拿去赈灾,傅遥却不信。还不定那些官员把粮食都倒腾到哪儿去了。杭州是他们的第一站,这里也是第一个突破口,只有在这里完成救灾,才能把计划执行下去。
杭州不穷,穷的只是下层百姓,那些个富商手里却是有大量存粮的。但要想把这粮弄到手里却是要颇费周章的。他们不可能平白送给你,身为朝廷命官又不可能强取豪夺,就算她痞也不是土匪。其间的分寸真不好把握啊。
把这帮官员们送走,傅遥特意把杜平月叫到屋里,摆上茶,一副准备促膝长谈的样子。
杜平月扫她一眼,她一脸讨好的笑着,“快坐,快坐。”
他轻哼一声,“你今日这出戏做的太过,可想到过结果?”(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 钦差好手段
傅遥笑道:“既然做了,便也不怕报复,只是现在官府无粮赈灾,就算制得住这帮官员,让他们尽心赈灾,也未必能成。”
杜平月道:“不管怎么说,先把粮价降下来吧。你打算如何做?”
“程平已经下令平抑物价,不过见效不快,一方面是地方官府不支持,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商人太重利。我一时想不出好法子,才想着与你商量?”
杜平月想了想,“对付这些商人未必要强行施压,倒不如先笼络。”
“我也是这意思,强压是一方面,最重要还是要让他们心甘情愿。”
两人坐在一边喝着浓茶,一边琢磨着算计人的主意,一盏茶的功夫就想出来一个绝佳的办法。随后开始闲扯起来,也不知扯了多久,只觉眼皮打架,睡意浓浓。
早上杜怀来给傅遥送洗脸水,看见两个在椅子上睡东倒西歪的人,不由叹口气,想坏主意能想成他们这样的也不容易。这两人每回一遇到难事就这样彻夜通宵,说完了事还得扯些别的,他们相处十年,早就有了很深的默契。
傅遥早上一睁眼,发现府里多了个人,正是被她差出去的石榴,瞧见她,傅遥很是高兴。她抓着石榴,拉进自己屋里,问道:“快,说说我那宅子怎么样了?”
石榴撇撇嘴,“爷先说说怎么进的这行辕,做的这钦差吧。”
她一进城,上客栈里去找,客栈都没了,更别说人了。还以为傅遥扔下她自己跑了,气得大骂了一通,后来在酒店吃饭的时候听人说起钦差宴请杭州官员。给弄盆泔水的事。天底下能做出这种事的,除了傅遥,她想不出第二人来。也因为这样。赶紧寻到这儿来,这才找到他们。
石榴先把她好一顿数落之后。才说起老宅子的事,大水虽然退了,可宅子在水里泡的都长苔藓了,要想住人,肯定得花银子好好装修一番。
银子傅遥是有的,可修宅子的钱所费不少,都能够买一套新的了。她问石榴想不想在杭州住,石榴撇嘴道:“哪儿都比你家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好。”
傅遥叹口气。看来还真得在杭州买套宅子了。
寻思了一下,便叫杜怀先找房子,不用太大,最好有个小院子,能住开五六个人就好。
杜怀哼哼着出去,他倒是听话,不像石榴和杜平月,做什么事都得粘半天牙。
院子里,石榴正指挥几个下人搬着牡丹花盆,她觉得那几盆花碍事。掐着腰大声呵斥,模样颇有些彪悍。
傅遥看了一会儿,心里忽有些感慨。她若走了,最放不下的就是她和海棠,杜平月和杜怀毕竟是男人,在哪儿都能安身立命。可两个大姑娘也老大不小了,婆家也没有,总叫人多操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