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的很好,外人从纱幔中看过去,和真做是一模一样的。gougouks.com他也是用了很大定力才忍住了,还凑在她耳边一个劲埋怨,说等这事结束后,一定要她十倍百倍的还他。至于还什么,那自然不能说给外人听,
他是绝对有演戏天分的,尤其是最后演到最后中毒嗝屁断气的那一幕,痛苦、挣扎、翻滚、哀嚎……简直太传神了,连她看着都吓一跳,以为他是真死了。
当然,中间的细节她自然不可能告诉杜平月和杜怀的,也没敢说那些人把毒下到她身上,让她通过“巫山之事”传给皇上,而其间大部分都被她模糊了。
杜平月听了个大概,却已经够让他唏嘘的了,他恨声道:“出了这样的事,你为何不说?”
她叹气,“我怕说出去小玉性命不保,况且这事你们就算知道,也未必帮得上忙。”
杜平月虽知道确实如此,但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她和皇上之间,有多少是他插不进去的,他不知道,她也未必知晓。
吃完饭傅遥就让人出去打探消息,她能帮赟启的就这么多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只能靠他自己了。
杜怀去了一个多时辰才回来,说是今天九城都被封了,几位王爷都被堵在了宫门外。
皇上大敛的事需要商量,还有继承皇位的继承人,国不可一日无君,六皇子年纪还轻,隆亲王远在边关,五皇子身染恶疾,而就在这时候一向淡泊名利的惠郡王居然带兵进了宫,他连夜抢占了皇城,不许几位王爷进宫,还控制了太后、皇后和后宫的嫔妃。(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章 谁是幕后主使
皇上突然驾崩,没留下任何遗诏,生前又没有子嗣,也未立下太子,惠郡王身为大皇子,本来这王位也该有他一份,只是他是先皇钦定的罪犯,虽被放出来,但名不正言不顺,朝中自有许多大臣阻挠,声讨之声阵阵。
可嘴厉害也比不上人家手厉害,你说,你敢说,就打你个嘴欠的。
皇宫控制在他手里,许多胆敢进言的大臣府邸也被控制,有些大臣被残忍的杀害,一时之间京城血雨腥风,许多人都过得胆战心惊。一些大臣更是推病不见客,在家里躲灾。
傅遥听完,忍不住暗道,原来幕后之人竟是惠郡王,他平日里那淡泊名利,那与世无争都是装出来的吗?谁能想到这些年他足不出户,却在背地里计划了天大的阴谋,怕是那些突然冲进宫的兵丁,也是他私练出来的吧。
说起来这也要怪她,当年查出郡主杀人案竟没想到和他有什么关系。自己还好心的放了郡主和海棠的哥哥,却原来是放虎归山了。
可是时间不对啊,惠郡王放出来不到两年,这个组织存在却不知多少年了,难道是早有这个组织,他们看出他的野心,而后找上的他?若不是他亲手建的这个组织,就是他被幽禁的时候就已经跟人密谋了。
说来她怎么也不相信惠郡王能有这样的本事,这个计划太过周密,每一步棋都行的那么险,那么惊奇,那么让人惊叹,一环套一环,一步接着一步。绝不是任何凡夫俗子能想出来的。
惠郡王现了行。接下来就要看赟启怎么反击了。他没死,这会儿又藏在哪儿了?他究竟是如何计划的她并不清楚,以他的心智绝对不会让人得逞就是了。
※
京城里每一天都是瞬息万变的,先是惠郡王控制了京城各处,连九门提督都临阵倒戈了,这个林大人就是个墙头草,也难怪当初皇上不想让他做这个九门提督。只是还没等换人呢。就出了这样的事。
惠郡王逼着太后下懿旨,让他登基为帝,太后根本不同意。反骂他是乱臣贼子。本来太后对惠郡王印象极好,他们又有血缘关系,若他为帝,对太后也是有好处的。可是事实偏偏让许多人意想不到。太后不仅不同意,反倒大声斥责惠郡王。说他是奸佞小人,乱臣贼子。
惠郡王气恼不已,把太后关在冷宫里,连着皇后和几个贵妃都关在里面。不交出玉玺,不给饭吃。把几个养尊处优的女人饿的两眼冒金星,冷宫里的蚂蚱都差点逮了烤了。
傅遥听得唏嘘不已。为此还多吃了两碗饭以示感慨。饿,可是世上最难受的。
这些都是杜怀花了很大力气打听来的。宫中的*传不出来的不多,每一件都被添了许多油醋,谁也不知道这些是真是假。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现在惠郡王肯定在皇宫。几位皇叔在宫门前大闹,吵着要进宫,都被人堵回去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惠郡王在皇亲中并不得人心,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