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中河沿十二幢 > 第二十四章 农村与城市间的区别

第二十四章 农村与城市间的区别

邵祥吉在下余村是个庄稼里手,村民们凡遇到为难的农活,都来请教他。他也乐于帮助人家,人缘关系很好,但做人十分的忠厚老实,便宜的事轮不到,吃亏到是常常有,也从来没有什么埋怨,村里的乡亲们对他十分地尊敬。现在年纪大了,重活干不了,大队里只能派他看看菜园子,果园的活。他常年抽着旱烟,烟抢不离手,加上操持农活过度,又没有条件保养,结劳成疾,患有严重的肺气肿,身体也日渐变差。一有空闲就到城里女儿家过几日。每次到城里女儿家,总要挑上一担农食物,如番蓍,素菜。而且从下余村到城里都是走路去的。

在一九七一年的时候,挑着一担番蓍,气喘虚虚地走到城里。梅先妈看着老人的样子,就再也不让他老人离开家了,住在靠北的那个房间里,细心照料。

请了医生,吃了些中药,好久不见起色,身体越来越虚。时过不久,一天夜里安详离逝。似曾他老人家有意,大女儿家是他的归宿。

那时外甥男女都不在城里,最大的外甥女杜梅先与卸叶已经成家,住在北门街,离中河沿有些路,白天上班,下了班都到中河沿陪老人说说话,晚上就要回去的。

在离逝前几天,卸梅先请假回来照顾老人,夜里听到有那重重的咳嗽声,沉重的心里些许有点宽慰,而在那天夜里咳嗽声没有了!就马上到了房间里,一看老人已经去了,没了!夜深人静,只能低声含泪,默默地守在旁边,烧纸焚香送送老人,一路走好!

第二天一早就派人赶到了下余和关溪,告诉了亲朋好友,亲戚们匆忙赶到了城里。因为从城里到下余的路途比较远,而且在那时都是实行土葬的,而且还必须把老人的遗体送到下余村去入土。

正在考虑怎么把老人送到乡下去,第三天上午,国良雇了一辆中型拖拉机开到了城里,把老人送到下余村,在下余村的自留地里,入土了。

也不知道国良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外公逝世的,突然开来了一辆中型拖拉机解决了燃眉之急,家里人对国良感激,卸梅先这才让国良走进她的生活。过一年,卸梅先和国良结婚成家了。

然而,随后就迎来了知青返城的浪潮,一起下乡的人都上调回城了,卸梅先自己也不知道,不管自己怎么和姨夫说,都轮不到自己返城的名额,最后还是顶了父亲的职,走了后门,才实现了返城,到衢县砂石厂里工作,家里人百思不解。

在这个事情上,卸梅先是没有什么主见的,而国良是有心的。卸梅先和国良当初出了两万元钱交给了父母买房屋,本意是想在城里有一个固定的住所,有一个家。人的思想随着城市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着,他们嘴上不说,心里是怎么想的,大家也不知道,好象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然而,她儿子嘴里就把握不住了,有一次卸善上班的时候经过中河沿,到家里来帮一下母亲,刚走进房门,就听她的儿子在大叫“滚出去,这是我的房屋。”

卸善进门一看,母亲正在艰难地扶着父亲在客厅里挪动。

这还了得,本想一个巴掌打过去,但一想,父亲的“璞璞的巴掌”可不能传承下来,就指着他的头“你让谁滚,在城里做了几天的临时工,站了几天柜台,就不知道自己姓谁了,立马给我滚出去,阳台上也不能再住下去了,能滚多远,就滚多远。”拎着他的领子,甩到了门外。

卸善从母亲手上接过了父亲,扶到了房间里。父亲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看看眼睛那么一耷一耷,问了母亲“娘,鹏今天发疯啦,前两天还好好的,是怎么一会事,国良不是说两万块钱是借给我们的吗,怎么又成了他家里的房屋了,是不是中河沿的房屋已经转到国良的名下了。真要记在国良的名下,也应该和大家说一说,小姊在城里没有房屋,家里人也是知道的,国良真要坐下来和大家说一下,把中河沿的这套房产归属在小姊的名下,我想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这么一来,我们想同意都不行了,问问赛,中河沿的房产是怎么办理下来的。”

梅先妈说“鹏在外面受气,刚刚还和淼伟吵了一架,我讲了他几句,胡楼红刚刚走掉没多少时间,一个没有父亲的人,又是我们多年的邻居,就让着他一点。我这一说,他就火了起来,说话没轻没重的。你这一下把他拎了出去,估计没有几天他肯定不回来住了。你不要去问赛,如果赛知道,杜梅先也肯定知道,你更不能直接去问你卸梅先,卸梅先是当事人,如果有什么主意也是国良出的。在你小时候,感冒头痛生病都是卸梅先背你进进出出,如果卸梅先有错,你也认了,要问也让老大杜梅先去问问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