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杰经验之谈“当然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里也不仅仅是练这一项技能。不过有关这点,现在已经不是很重要了,我在女教师的办公桌底下还发现了一丝还没有清理干净的血迹,那是在一张残片的纸上,加上床单上的血迹,已经证明小旅社的客房就是第一作案现场,血块我已经做过化验过了。床单上的血迹在先,办公桌底下残片的血迹在后。”张小杰希望大家再提。
梅先妈说“小杰,我急于想知道你是怎么知道郑三是真凶的,假设郑三就是真凶,那他是如何作案的,从行凶杀人至死,转移教师办公室,一个钟头的时间是怎么完成的,靠他一个人很难做到。”
“这就到了案子的关键了,我第一天住进小旅社里的时候,就发现了小旅社紧靠学校围墙有一个小门,这道门平时有可能是用来搞卫生的方便之门,因为围墙边有一条水沟,水沟边上有很多废弃的洁具,堆积在那个围墙破口的旁边,在堆积物上有一双小旅社里用的拖鞋,虽然这双拖鞋很脏,但是刚刚用过的,我随手就捡了起来,发现鞋底有血迹。而听玉山驾驶员说郑三是在小旅社靠围墙的地方消失了整整一个小时,估计郑三就是从这道后门进到小旅社里去的。那为什么郑三要从小旅社的后面到小旅社,因为小旅社的正门对过去正好是小超市,小超市的门口有摄像头,那条道路不是很宽,小超市周边都在摄像头里,这是郑三事先考虑和计算过的。而从二楼客房到学校教师办公室的路程,按我当时的速度只需要五分钟的时间,这条道极有可能是转移被害人的必经之路,放宽一点计算,十五分钟就能完成转移被害人到教师的办公室里。”
“上面说的是凶手作案第一现场转移被害人的途径,接下来就是我的推测了,姚雪松平时备课在办公室里的时间不多,我看他的办公桌上一些必备的办公用品都没有,最多也就是到办公室里来装订一些学生档案和教材,而姚雪松在小旅社的那间客房里办公备课的时间比较多,这是校长告诉我的,小旅社里老板娘的儿子就在书院中学里上学,而且是姚雪松的学生,同时我在客房的台桌上看到了许多教师用的办公用品,其中一本书里夹有姚雪松的借书证,还有就是我在教师办公室里看到与客房里一样的订书丁。无独有偶,那天姚雪松一上班就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一坐就到了下午放学,而后又不是从大门出去的,直接从破围墙的缺口到了客房里。”
“接下来要说的是那台订书机为什么只有姚雪松一个人的指纹,教师们公用的工具,应该还有其他人的指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想起了学校门口的监控摄像头,在校长送我出校门的时候,我在监控摄像记录里调阅了案发当天的记录,发现小旅社的老板娘出现在镜头里,看时间正好是师生们放学的时候,进去的时候两手空空,而出来的时候,手里拎了一个破旧纸盒子。我从学校里出来就又到小超市里调阅了当天的录像,老板娘出了学校的大门,就走进了小旅社里。我估计老板娘手里提的就是订书机,是老板娘到教师办公室里借用,而且这样的借用是经常性的,她经过门卫的时候,看门的老头根本就没有问。我在看录像的时候,发现姚雪松早上进去了之后就没有出来过,就猜他可能就从那个破围墙里钻过去了,而且这个订书机也是姚雪松让老板娘来拿的。”
“这应该来说,与指纹没有什么关系,从办公室里拿来的订书机上有很多人的指纹,不可能只有姚雪松一个人的,但老板娘把拿来的订书机用餐巾纸擦了个干干净净,还用纸托着送到姚雪松的客房里,姚雪松拿到了订书机就用了起来,所以订书机上只有姚雪松一人的指纹。”
“这是我的推测,一个成功的破案就是从推测开始的,推测有可能是成功的起点,也有可能把自己带到了茫茫的黑暗之中。到了书院中学放学的时候,师生们都离开了学校,而姚雪松不是因为对教师职业的敬业而坚持在学校里,是因为家里有个泼妇,使得他能迟一点到家就尽可能地迟一点回去,每天已经养成了习惯,不超过夜里十二点,他懒都要懒到十二点。案发的当夜,那位女教师被老板娘请到了小旅社里吃夜宵,与美女作伴聊天,姚雪松忘记了时间,聊到了深夜一点才离开小旅社,此时学校的大门早已经关上了,敲门怕惊动了其他人,老板娘就把女教师留在了客房里。”
“我从小超市的收银人了解到,那女教师也是个野猫子,家里她不想回,又没有子女,单人的教师宿舍没有放一台电视机,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又太寂寞,时不时地和老板娘一起吃夜宵,姚雪松和她们一起吃夜宵也是经常的事。按郑三的正常推断,姚雪松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