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参加网上的征文比赛,只得了一个鼓励奖,多少有点打击。他将主办方邮来的水晶杯锁进了柜子。他想和台湾的林清玄一样,成为散文作家。但连续几次的投稿都铩羽而归,让他非常气馁。朋友劝他写小说,说散文现在没人看,现在是快餐文化的时代,大家都喜欢穿越之类的玄幻小说。
尝试过写小说,但他缺乏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悬疑和志怪之类的小说他无从写起。他更喜欢散文诗,这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上大学时他常去报刊亭买散文诗的小杂志。过去很多年了,他不知道那种杂志还有没有刊行。诗歌在七八十年代很流行,大家仰慕诗人,女孩都想嫁给诗人。现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又有几个人愿意读诗?千奇百怪的小说布满了网络,大家都寻求感官的刺激,恐怖和玄幻小说成为了主流。一本盗墓笔记和十宗罪占据了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平罢笔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的才华在流逝。大学时校报上经常刊登他的散文。那时稿费才四五十块。可他心里是洋洋得意的。同学们竞相传阅他的文章时,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成名后的样子。参加了学校和省市大大小小的征文比赛,他获得荣誉无数。可是最近,他总也写不出那样灵秀的文字了。地上扔满了撕碎的稿纸。他怀疑当年海子卧轨自杀是因为才思枯竭。
索性专心教书吧。平全身心钻在教学里。为了使自己的声音更立体,更动听,他还在网上报了学习课程,五千块钱。从识谱到音准,气息的调节和各腔体共鸣,平认真学习着。隔几天他就会给老师发过去自己的清唱视频,让对方给自己纠正。学会了气息的吐纳,平觉得说话很轻松,很有磁性了。
中考和高考前上语文课的学生很多。平现在主要教阅读和作文,这也是最拉分数的两个项目。他认真做好每一张ppt,认真批阅每一份作文。对爱情和工作,他都很苛求,始终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有时候因为没有讲好一个题,他会彻夜失眠。他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学生也很喜欢他的课。越是这样,他的压力越大,责任心越强。
周一他喜欢一个人去灞河边,这里被誉为是西安的后海。宽阔的河面涌动着层层细波,游船无声驶过,河水轻轻拍打着岸边。仿佛置身南方的海滩,可惜没有椰子树的装饰。爬在桥上,平回忆起和婷在一起的日子,海岸上留下过他们多少欢声笑语啊。看着旁边偎依的情侣,平的心中五味杂陈。他走下桥,近距离观望着水面,水中浮现出他过往的轨迹。年少轻狂已逝去,他越发的成熟稳重。
平扔出一块石子,在河面上划出长长的水花。往事如风,他还得面对生活。不再好高骛远,低调和沉默成了他的底色。人少的时候,他会轻声歌唱,声音比以前更加动听。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把周遭的事物都忘却了。有灵感的时候会抓起笔写到深夜。写不出东西的时候就去球场打一下午篮球。他的生活越发的邋遢,衣服很久没洗,被子很久没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