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先别拒绝,虽然是贵了些,但是寓意好,许就会有人买,你的价格定在350文,最低300文一双。卖了一双,给我200文就好,我就是这个价格拿的货。”清秋一口气说完,忙拿起一旁的茶杯倒了杯水,仰头喝下。
林正凯闻言后,总觉得不可行。
第163章
毕竟太贵了,他一个小货郎,平常买的都是几文钱到十几文钱的东西,这一下拿个几百文钱的东西去卖,他不太看好清秋的想法。
清秋看出来林正凯的犹豫,便又开口道:“三舅舅在担心什么?卖不掉你可以再拿回来呗,这东西又坏不了。再说了,东西卖不卖的的掉,还是需要靠口才的哦~”
林正凯闻言,疑惑的看着清秋。
清秋微微一笑,开始为三舅舅林正凯解答。
“三舅舅平日里买东西,定是不吆喝吧?”
林正凯点点头。
清秋又道:“这样东西肯定的不好卖。比如这鞋垫,别人没有见过,定是会觉得新奇,问了价格后,肯定会觉得贵。这时候三舅舅就可以说,这鞋垫,在镇上的店里卖多少多少钱,而你卖多少多少钱,然后将鞋垫的寓意说一番,手里有些银钱且动心的人,多数都会买下来。若是你不说,只说了价格,那那些人,定是觉得价格高,犹豫后便不会买。”
林正凯听完后,顿时茅塞顿开。“我明白了,那我且拿几双试试,钱我还是要先给你的,还有你说的绢花?”
清秋摇摇头,道:“钱三舅舅先不急,等你卖了再给我也无妨,至于绢花,三舅舅且跟我来。”
清秋带着三舅舅林正凯活了自家院子,进了自己的房间。在屋里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三姐的绢花,和一块纱织的手绢。
“三舅舅且看,这绢花是很普遍的,且就几文钱便能买得到。但是如果我们稍加改动。”清秋说着,就在原有的绢花上面做了些改动,将纱织的手绢,几经摆弄折叠后,绑在在了原有的绢花之上。
感觉立刻变得不一样了,那绢花,明显的看着逼真了几分。
林正凯双眼一亮,毫不吝啬的称赞着清秋。
清秋也不谦虚,将林正凯的称赞一一笑纳。“三舅舅觉得如何?”
“很好,我平日里去乡间行走,卖的最好的便是针线与绢花了。可是绢花的款式就那几种,行走手里还积了不少货呢。若是按照你的这个方法,我想,定是用不了多久,便能将货给清干净了。”林正凯恨不得现在就回家,让媳妇吧绢花做了修改后,自己好拿去卖。
“三舅舅,切勿操之过急。待会我会将方法教给三舅母,你们下回可以自己做,这样也能节省成本,价格也可以提高几文钱到十几文钱,这个按照布料和款式来定价。”清秋笑着说道。
“好,我这就叫你三舅母过来。”说完,便转身出了房间。
清秋有些无语,没想到这个三舅舅,还是个急性子啊。
片刻后,三舅舅便带着三舅母进来了。
清秋也不耽误时间,知晓三舅舅定是遇三舅母说了个大概,所以直接进入主题,开始教三舅母扎绢花。
还将在成衣店收购边角料的法子,说给了他们听。二人又是多清秋一番称赞,直夸她心灵手巧,脑子好使。
清秋都是笑眯眯的笑纳了这些称赞,也不谦虚。
第164章
好在三舅母花小珍是个手巧的,没多久便学会了。
还自己琢磨出了几个花样,比清秋扎的还好看。
不得不说,清秋对这方面,还真是没有天赋啊。
突然,清秋又是灵感一闪,将三姐打络子的东西拿了出来,选好了材料后,纤细的手指,上下翻飞,片刻后,一个中国结便在清秋手里诞生了。
“秋丫头这络子。看着挺稀奇,这是什么打法?”花小珍抬眼,刚好看见清秋手中的中国结,便张口问道。
“三舅母,我教你,没事你在家多打些络子,平日里可以让小舅去卖,卖不掉的,可以拿到镇上的店里卖掉。”清秋整理好手中的中国结后,递给了三舅母花小珍。
花小珍接过,在手中仔细的看着,越看越觉得,清秋真是太聪明了。什么都能想得到,清秋的打法,看似简单,也确实比她们寻常打络子用的时间短,可以不是像想象中那样,上手就能做好的。
“真是谢谢秋丫头了。”花小珍此刻眼中充满感激,看着清秋的眼神,也有些不一样了。
“一家人说什么客套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