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更信任俞珏,而不是对自己屁股底下龙椅虎视眈眈的皇子。
所以这次老皇帝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偏向俞珏,在查证事情属实后,将九皇子狠狠训斥了一顿,还把九皇子禁足了一年。
也就是九皇子现在赋闲在家,身上没有什么职位,不然肯定会被老皇帝趁机把职位给撸了。但禁足一年,对九皇子来说也是极为严重的惩罚了,这代表着皇帝对他的不满,他麾下的门人肯定又会人心浮动了,愿意支持他的大臣肯定会越来越少。
这种情况让九皇子心中产生了惶恐不安的情绪,他身为嫡皇子,却离皇位越来越远,若是将来他哪个兄弟登基了,还能有他什么好?
只是在俞珏的步步紧逼之下,九皇子越来越劣势,被打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九皇子想对付俞珏,却发现此人几乎毫无破绽,手段了得,又有他父皇的信任和庇护,实在太难对付了。
九皇子在俞珏手里栽了一个又一个跟头,终于学乖了,惹不起躲得起,他尽量避免与俞珏发生任何冲突,走路都躲着俞珏走。
逃避虽然很怂,但架不住实在管用啊,俞珏有时候还真的忙碌得想不起来九皇子了。
随着十七皇子年岁渐渐增大,他在皇帝那里依旧没有失宠,之后进入朝堂,也被皇帝安排了一个很不错的职位,大有重用这个年轻儿子的意思。
十七皇子冒头了,朝臣们才恍然惊醒,原来十七皇子都这么大了,最受老皇帝宠爱,伴读还是内阁首辅傅俞珏的儿子傅覃,十七皇子与傅覃关系好,连带着也得到了长阳侯傅俞珏的好感,不知不觉间十七皇子竟然拉拢了长阳侯这位皇帝心腹重臣。
于是年轻的十七皇子身后也渐渐站队了不少人,拉近了他与那些比他年龄大许多的皇兄们的差距。
第36章 我是甜宠文女主的贵人[35]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十七皇子人品贵重, 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 即皇帝位……”
老皇帝临终前下旨令十七皇子继位后,驾崩,享年七十九岁。
十七皇子登基为新帝,正是而立之年,年富力强,龙精虎猛的时候。
而那些曾为争储夺嫡热门的年长皇子们,大皇子没活过老皇帝, 死得比老皇帝还早,如九皇子现今都快六十岁了, 老皇帝怎么可能把皇位传给半只脚入土的九皇子。
这些年来,九皇子就怀揣着对皇位的渴望一日日的绝望, 眼看着自己手里无权无势,门人渐渐散去, 父皇越活越精神,跟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皇弟取代自己的地位……终于熬到父皇驾崩,上位的却是他以前从来没放在眼里的十七皇弟。
九皇子对这个十七皇弟还曾有过打压之举,因为他的伴读是傅俞珏的儿子, 自己对付不了傅俞珏, 还不能收拾收拾十七皇弟出出气吗?虽然那点打压对受宠的十七皇子来说根本无关痛痒, 顶多膈应膈应人,但两人也算结下了梁子。
如今十七皇子登上帝位, 奉俞珏为帝师,加封太师之位, 极尽恩宠尊敬。
俞珏却急流勇退, 以身体不适为由告老, 还上书将爵位传给儿子傅覃。
傅覃是新帝年轻时的伴读,如今也是受新帝重用的心腹之臣,俞珏在朝堂上已经达到了巅峰位置,再升无可升了,他年龄也不小了,是时候退下来给儿子让路了。
新帝多次挽留,俞珏坚定的多次上书请退,终于新帝同意了。
新帝加封俞珏为荣国公,这个国公之位只是一个荣誉爵位,一代而终,不能传给子嗣,但却是新帝恩宠的表示。
傅覃也很快升官,被新帝提拔到重要位置,这也是看在俞珏识趣退休的份上,否则新帝再信任傅家人也不会允许父子二人皆占据高位的。
傅家父子深得两代皇帝的信重,长阳侯府也是多年如一日的风光无限,位高权重,稳居京城顶尖豪门之列。
俞珏退下来之后,就清闲了许多,带着妻子曹妍四处游山玩水,偶尔还会查一查当地的贪官污吏,然后派人把证据送给儿子傅覃,让傅覃去解决那些贪官污吏。
女儿也早就嫁人生子了,在娘家给力,又早早生下嫡子立足脚跟的情况下,女儿小日子也过得十分舒心幸福。
俞珏和曹妍也没什么可担忧的,基本上一年年都在外游山玩水。
直到傅覃的妻子又生下了一个孩子,俞珏和曹妍为了参加新孙子的满月宴,才赶回京城来。
两人回到京城之后,儿子傅覃就不许他们再出去游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