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几人便干劲满满的各自去完成自己今天的任务。
阮林瑞和阮林珏一起驾着马车进城,一个租铺地,一个了解坊市经营,顺便订购所需器具。
阮昭已经给两人各列了一张清单,其中还包括大棚所需东西。
不错,阮昭便是要种大棚蔬菜。
其实古代也有暖房,像皇宫,以及世家大族都有田庄,冬日皆在暖房中种植蔬菜。
只是暖房耗费巨大,需要在密闭房间内日日燃炭。
要知道一到冬日炭价如盐,普通人家哪能耗得起,所以无法推行开来。
阮昭的法子就相对接地气,只是成本也不算低。
首先用油布和干草建一个大棚,棚底埋地龙,旁处还需造一个火炉。
不需时刻烧火,每日只需烧一次火便可。
不过蔬菜上的遮挡,没有塑料薄膜或玻璃,就只能换一种。
她想用油纸代替,所以在这之前,她还需要制出纸来。
正好她之前在山中有见到构树,构树皮纤维含量高,富有弹性,也是造纸的好材料。
目前市面上也有流通纸张,基本用麻叶制作,只是价格太高。
几张纸便要上两银子,非寻常人家能买得起。
古代许多寒门子弟读书科考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就是笔墨纸砚了,全是金贵东西。
不然也不会总要家里倾家荡产才能供出一个读书人。
所以今天阮昭一到村里,便带着几个小孩进山去削树皮。
最近村里人都忙着进山里采摘板栗。
因为人多,所以野兽也不敢轻易靠近,反而让山外围安全了些许。
“三娘,来啦。”
“三娘,今儿是来摘板栗吗?”
“三娘是来采菇子吗?”
“三娘,这片菇子已经没了,估计要往那边去,我近些天采了不少,你们若想吃我待会给你送去。”
“呀,兰兰也来啦~”
阮昭一出现,立刻就引来许多人的热情招呼。
她虽然没有跟着一起凑热闹,但偶尔也会进山来。
现在基本村里所有人对她都很熟悉。
只能说有本事的人,在哪里都会备受尊敬。
当然,前提是不妨碍到别人的利益。
因此目前阮昭在村人中口碑很好。
虽然难免还是有个别对她观感没那么好的,但也因为村人的原因,没有刻意暴露出来。
“不是,我进山弄点干树皮。”阮昭笑道。
“哦,是要烧火还是遮顶,我家有些干草,你要我给你送去。”
阮昭忙道:“不用不用,我们就整一点树皮就行,大家继续忙活,我们就先进山了。”
“就你们几个啊,喊两汉子跟你们一起啊。”
阮昭摆手,“山中人多,稍后让人搭把手就行了。”
“哦哦,对,那你们快去,小心点啊。”
一路别过热情的人们,几人终于上山。
为了方便采摘板栗,山上被清出一条土梯路,上山还挺方便。
两个小家伙被苏家姐弟牵着,走得也很稳,嘿咻嘿咻的还挺乐呵。
上山过程中也能看到两边密林里有人影晃动。
负责到山上采摘的,基本都是壮实汉子,有见到阮昭的,也会打招呼,询问是否需要帮忙。
阮昭都是摇头婉拒。
阮林兰晃着脑袋四处看,突然道:“我想吃糖炒栗子了,三姐姐回去我们做糖炒栗子叭。”
板栗都是里正动员村里的人一起来采,然后按劳分配。
阮家没参加,所以也不参与分配。
不过感激于阮昭寻到板栗,所以很多村人都会给阮家送些板栗。
所以现在阮家堆积的板栗可不少。
阮林轩也一脸很想吃,但还是板着小脸认真道:“不可以哦,爹爹说糖很贵,要省着吃。”
小林兰也想起来了,顿时小脸一挎,有些失望,不过很快眼睛又明亮起来,“那闷栗子也很好吃吖。”
阮昭失笑,抬手捏捏她的小总角,“想吃糖炒栗子可以,今天我们能完成任务,回去就做,谁干的活多,就分得多,怎么样?”
几人闻言,包括苏锦笙眼睛都亮起来。
“好!”
“好耶!”
“冲鸭!”
赵国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