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皇后有空间:滚,别打扰我种田! > 番外 见家长(中)

番外 见家长(中)

虽然对兆城的介绍也很详细,但话语中难免会不觉的拿兆城和灵城比较,隐隐有踩几分的意味。

倒也不是少年对兆城不满,只是两城之间固有的‘纠纷’而已。

早年,潼关城虽是阮昭居住的地方,但兆临郡却是她的第一个封地。

可惜当年兆临郡的百姓作死,寒了这位封地主人的心。

当然,这个说法是外面传的。

这些年大家都在说,如果不是兆临郡当年自己作死,不然作为皇后第一个封地,肯定会大力发展。

可惜郡内部分百姓有眼无珠搞事情,导致娘娘偏向潼关城。

不然现在兆城肯定能成为灵州第一主城。

第一第二存在最大的利益竞争关系,本就轻易起摩擦。

还因为早年的事,潼关城的城民因为兆临郡百姓忤逆阮昭而不满,兆临郡百姓则对潼关城居民抢走本属于他们的机遇而不满。

相互之间便一直互看不顺眼。

虽然大事上调调都一致,也没什么互相扯后腿,但私底下两方百姓总难免互相拉踩比较。

而前来灵州的多数人,即便不是阮昭的忠粉,那也是好感的路人粉。

在听说兆城百姓还曾有这么一段历史,顿时也多了几分不喜。

虽因兆城的发展而并不会减少游客,但态度上总归会不同,让兆城百姓很是憋闷。

可憋闷也没办法,也的确是他们理亏。

谁让当年城内有那么多狼心狗肺的东西伤了娘娘的心呢,别说外人说道,这些年他们心底也虚着,总觉得对不起娘娘。

哪怕很多当年都没参与到那些反叛中,但也不少抱臂看好戏。

结果娘娘不止没有计较,还让他们过上现在这样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至今提起,总觉亏欠,哪怕家家户户给娘娘立长生碑,却也觉得远远不足,又无计可施。

因此每次灵城的人拿这事来刺他们,他们也只能磨牙认栽。

尤其是当年那些参与闹事的,那两年几乎都抬不起头,每天战战兢兢。

如今每每被提起这事,还会总被拎出来骂。

每当这个时候,早年他们因这事而想讨好阮昭,特意立的庙便香火大盛。

很多游客来兆城也是为来这几座早年最早修建起来的神农庙,香火比任何庙宇都鼎盛。

故地重游,一行人在灵城,由少年引着游玩了七八日,才转道前往兆城。

只是前往兆城的路上,不同于阮昭一如既往的轻松惬意,原本在灵城还好好的赵堇廷,却突然变得有些坐立难安起来。

安平众人都有所察觉,对此也有些担忧。

不过在询问无果后,又见娘娘也没什么不好表象后,便也只能按捺下疑虑。

阮昭轻翘嘴角,无视赵堇廷的别扭,好心情地继续欣赏一路风景,听少年详细解说。

此次兆城之行,二人自然不单是旅游而已,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那就是带赵堇廷见家长。

这个家长自不是阮家任何人,便是灵姮。

不过阮昭并没有跟他细说要见的什么人,只说是她此生最重要的血脉至亲。

赵堇廷只知她说的可能就是那位已逝的那位前禄国国师,他真正的大舅子,以为这次是来祭拜对方。

但这是阮昭第一次带他来祭拜对方,便也相当于是见家长,就说明阮昭已经认可他,把他纳入心中,当做真正一生相伴的伴侣。

他自是欣喜,却也忐忑。

即便只是祭拜而已,却因阮昭的重视,也让他多了几分紧张。

阮昭没有告诉他灵姮的情况,兄妹俩都有那么几分同调的恶趣味,很想看他到时候的反应,一定很有趣。

想到这里,阮昭唇角便又止不住地弯了弯。

为表尊重和重视,灵姮选择在族地正式相见。

不过进入兆城后他们并没有直接赶往灵族地所在的曲清县,而是继续慢悠悠地一路游玩过去。

而随着在兆城游玩的时日增多,赵堇廷的心态也慢慢调整过来,倒是越发平静稳重,八风不动的模样。

阮昭扫了眼沉静自若,还主动提起尽快前往曲清县的赵堇廷,唇角弯了弯,同意了。

马车提速,不再停留,翌日便进入曲清县境内。

曲清县较之曾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说兆城哪里最出名,无疑就是曲清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