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同伴买了,她旁边的女同志也不含糊。
她选了一条简易式头花、一个满是小花的发夹,还有一条发带。
显然许桑落的造型就是个活招牌。
两人买完就挽着手离开,大概是急着想回去试试。
这会又有几人围过来。
许桑落边回答问题,边看旁边还在犹豫的照相馆女同志。
“同志,其实您这照相馆就真可以多弄点发饰,说不定能吸引更多人,反正一个发饰能无限使用不是,还能多收点造型费。”
这个说法有点新颖,不过女同志倒是听得懂。
她想了想,觉得许桑落说得有点道理。
本来她只是想买自己用。
但如果给照相馆用,她可以申请报销,平时上班时也能换着用。
她眼珠一转,“行,那我拿一条发带,一个发箍,这三头绳,还有这个发夹,六件能送两件不?”
“当然可以,您这总共四块5角,要不要再选一件凑满5块,可以减1角哦。”
“啊,那行,我再拿这个,够了吗。”
“正好,满五块,收您四块九角,这是两个赠品,多谢惠顾。”
靠这一小波热闹,吸引了点人。
基本过来的,都会买上一两件,算是开张大吉了。
可惜这会人是真的不多。
她趁着热闹卖完一小波,之后一个小时内,零零散散只有五六个人买。
且一般都只买一件,还是最便宜的头花和发夹。
许桑落又等了一会,见实在没什么人,就干脆推着车慢悠悠兜着。
又连续换了两个地方,也小开张一点。
一早上算下来,至少进账小三十,已经算开门红了。
要知道这一堆,撇开劳力不算,成本也就五块左右。
还不算没卖出去的。
她今天带出来的有一百多件,都是昨儿临时赶工出来。
早上就卖掉近四十件。
她悄摸摸拿了手表,看了下时间,差不多到放学和下工时间了。
她便骑着自行车到附近的棉纺厂门口等。
镇上只有三个厂子,棉纺厂、红砖厂和肥料厂。
规模都不算大,不过每个厂也有小百来号人。
一般纺织厂一类的女工都会比较多。
她对这还不算了解,所以优先选了棉纺厂。
等候的时间,她随便啃了两个包子。
东西都放空间,她假装从挎包里拿出来,还热乎。
吃完,又等了十分钟左右,就听到工厂里响起铃声。
随后就看到工厂的门打开,两分钟后,便开始有零零散散的人往外走。
许桑落等走出来的人多一点点,就轻声吆喝起来。
棉纺厂的女工的确占比比较多。
走出来的十个中,至少有七位女同志。
本来大家对墙边的许桑落也有些好奇。
但都没主动去探寻。
她这一喊,就吸引来众人的目光。
很快就有女同志忍不住围上去询问。
说到底,还是许桑落展现的形象太亮眼,这个模特效果可以直接打满分。
秦知奕知道许桑落今天会在镇上摆摊。
虽然她信誓旦旦表示自己没问题。
但他还是不放心,中午也没去废品场,转头在镇上到处找,想看看她还在不在。
大概走了二十分钟左右,终于在街上遇见许桑落和秦知雨。
两人正蹲在一个老农的竹筐边挑菜。
显然秦家兄妹都想到一块。
秦知雨放学没有先跑回家,而是在镇子跑一圈,想看看许桑落回去没有。
镇上离家不算远,龙凤胎就没交伙食费,而是每天跑回来吃午饭。
秦知书在县里,每天要搭公交来回,为了省点公交费,中午就在学校吃。
正好棉纺厂距离学校只隔一条街。
她跑过街口时听到动静,好奇看一眼。
然后就听到人群中隐约传来许桑落的声音。
挤进去一看,果然是许桑落。
接着就挤进去帮忙卖东西收钱。
才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卖得差不多。
最后只剩下几件,许桑落也不等了。
两人就想回家,路上见到有老农在卖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