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在村子里建一所小学,让周围十里八村的儿童们启蒙开智,将初高中全都建设在县里,只要是在这里上小学的儿童全都能直接进入初中,再经过选拔进入高中。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到高速发展的阶段,未来对于人才的需求绝对是一个恐怖数字,你的集团不能只看到普通的商业,而是能够早早地踏入教育集团领域,符合国策才是最好的商业手段。”
王牧之继续给杨雪分析。
将未来学校的重要性全都剖析开来,仿佛给杨雪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有些方法虽然在内地不能用,可此时香江的发展远远超出内地,正好可以用上,说不定集团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牧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无意冒犯,但真的很好奇,你明明是在村里长大,却为何能有如此超前且可行的想法?”
杨雪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种直接把王牧之抓到香江为自己所用的想法。
“你就当我活了两辈子吧。”
面对王牧之的说辞,杨雪一笑而过。
“牧之,就按照你说的办,关于学校的名字我打算起名叫‘牧之小学’,你看如何?”
用王牧之的名字来命名,这不得不说是个很诱惑的事情。
可王牧之却直接拒绝。
“既然是你捐的学校,用我的名字不妥,而且这种事情你要多做,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有多大的好处。”
其实还有一层原因,王牧之以后要自己创立慈善机构,这个名字自然不会让别人所用,而且自己也要照顾恩惠的感受,怀孕女人都很敏感,自己要千万注意。
看王牧之不是客气,杨雪对此事也只能作罢,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
杨雪学校。
“你以后凡是做慈善捐学校,都可以用你的名字,也算是给你自己积攒点名声和德行,对你自然有不少好处。”
王牧之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也不会要求别人平白无故地做一些事情,最起码杨雪是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人,获得一定的回报也是理所应当。
“好的牧之,我记住了,等我回去之后就安排人过来商谈此事,到时候还少不了麻烦你。”
“这种事我很乐意效劳。”
顺利将这件事处理后,留着杨雪吃了顿饭便由吴国护送离开,紧接着村里人便都知道了要在村里盖小学的事情,瞬间沸腾。
一大波人纷纷涌进王牧之家里,满眼期待地看着王牧之,想要听到点内部消息。
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王牧之给予回应。
“各位乡亲,那位大老板确实要给咱们村盖小学,只是孩子要是上初中高中的话就要去县里,不过我已经安排好了,只要是咱们村的孩子,小学初中的学费书本费一律免除!”
“好!”
刹那间,欢呼声在院子里响起,所有人都满怀感激地看向王牧之,这份恩情可谓比天还要高。
免除学杂费,这简直是天籁之音,而王牧之看到众人如此兴奋的样子,心中也放下了一块石头。
有了这些举措,以后村民们就不会逼着孩子们来他这打工赚钱,认真读书才是王道!
“大家先回去该干嘛干嘛,等镇上批了地皮,咱们村的老爷们都要动起来盖学校,上头也会拨款,剩下的人也能赚不少钱,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