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拂剑朝天阙 > 序六 心中有座江湖

序六 心中有座江湖

始真人此刻身着紫袍手捧经书,看似二十岁左右的文弱年轻人。黑发飘飘,眉眼含笑。给兴祖赔了不是。

“天尊有令,观楼台所有二代弟子即刻起返回祖师堂议事。且师兄莫开玩笑,以免扰了与兴祖大人间的和气。至于今夜之事,师尊发话,不日将会亲自出面与天庭面谈。你我二人就莫要在此事上再做文章。”

大掌教冷哼一声,随师弟文始真人一同使用挪移术法,闪身数洲之外。

就在两位真人身形消逝的瞬间,一点青光飞向酣睡中的年轻人体内,一颗道种默默地种在此人心中。

...

段古玉睁开双眼,忍着刻骨的疼痛。起身环视周身,确认是在一座山神祠内后。又将灵识扩散至方圆数里之远,确认安全无误之后才敢坐下。开始检察自己体内的经络。

右手轻点腹部两处穴位,强行封住几乎要崩溃的脉象。段古玉不敢过多停留。撕下裹在身上的一角衣衫,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割破手指写下‘送信保重’四字后便闪身向远方遁去。

对于段古玉而言,现在当务之急便是动身前往武兴洲。去那里揭露尉迟亦修炼魔道一事,以寻求道家庇护,只要观楼台中任何一人愿意出面倾听自己的遭遇,便可揭露玄叶宗的无耻行径。

男人将傍身的长剑插于地面之上,就此离去。临别前从年轻人手中抽走还紧握着的折扇。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好诗,以后好好做个商人吧。”

...

可能连段古玉本人都很难想到,年轻人醒来后竟然没有看到段古玉用血写下的四个大字。

还是下山后通过县城内贴的布告才知道大夏国都昨日已经被叛贼夷为平地。而严老板在内的十二人被当场镇杀,段古玉本人也成了朝廷悬赏万两白银的要犯。

拍了拍口袋中的一叠信封。年轻人心里一惊。

信的内容自己早上已经看过,大概是这些朝廷口中叛贼的家书。如果现在将这些书信交给本地的朝廷,必定能获得一笔丰厚的酬劳,到时也算衣锦还乡。

可年轻人随后做出的选择,却让他度过了堪称梦幻的两年。那么年轻人这两年究竟在做什么呢?

送信。

没有过多的纠结。年轻人决定出发后,先是买了一顶斗笠。接着配上一个不大的酒壶,拴了根绳子跨在腰间。

每经过一家酒馆便要询问有没有在卖一种名叫二两春的烈酒。最后竟然还真让他在一条深巷中找到一家不大的酒馆,存有名叫二两春的酒。年轻人一尝,味道果真与那日不差。

于是,年轻人包下小酒馆所有的酒水,让店家将自己的酒壶蓄满,剩下的就埋在地里等自己日后过来取。

待三日后,一个头戴斗笠,腰挂酒壶,怀里捧着一把根本与剑鞘不搭的长剑,手中拿着西玄落洲地图和江湖指南的年轻人出现在码头,看上去和武侠小说中第一次出远门的菜鸟侠客简直一模一样。

年轻人计划从南部码头出发。第一站便是四百里外的曲家镇,接着便是一千两百里外的玄祥派,两千里外的玄世村,后面的就要乘跨洲大船送达。

本想着大概四个月即可将这些信件送完回家,没想到这趟江湖一走就是两年多的时间。

由于各洲江湖早已蜷缩于山高水远的偏低之地。无疑给年轻人找寻的工作制造了巨大的难度。

随后,年轻人的足迹慢慢地遍布天下四洲。来去间已是第三年夏天。在跨洲巨船的一间小房间里,年轻人坐在窗边拿着酒葫芦了,回忆着过往两年的经历。

与自己出发前的想象完全不同。两年半前自己乘船三百里,又走了两百里山路。年轻人不知自己当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只想起背篓里的草鞋磨坏了一双又一双。

从山下打听一路,惴惴不安的来到曲家镇江湖门派灵槐门。不大的哨岗内就是几排砖瓦房。岗哨亭子下支着个棚子,里面坐着个老头正拿着个缺了一角的瓷碗喝茶。

门前一棵巨大的灵槐树已被利器整齐的截断,只留下刻下圈圈年轮的老树墩。

年轻人把书信和通关文牒递给看门的老人,并询问是否认识信上署名之人。结果老爷子拿着信,手一个劲的颤抖。

拄着拐杖一路小跑,不多时便喊来了另外几个同样连兵器都举不起来的白发老人。

几个老人分着传阅不过三页的信纸,有哭的,有笑的。就是没有一个说找谱牒仙人报仇的。

那时的年轻人有些不知所措,赶紧安慰身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