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公事,先来一波劝降。
士兵们在城外架起一座扩音器,这种小玩意西宁随便一家工厂都可以生产。
“兰州的北洋兄弟们,大清已经快灭亡了,不要在这一棵树上吊死,革命乃是大势所趋。”
“放弃无谓的抵抗,举起手放下枪。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我们不会亏待你们。”
“都是苦命人,没必要为了长官的晋升而把命丢了,一个月才几块大洋,玩什么命啊!”
“打开城门,放弃抵抗。你们都是临阵起义的义士,不是俘虏。”
“再给你们半个时辰考虑,时间一到我们的火炮不长眼。”
“都是中国人,别说没有给你们机会,好好想想晋升是别人的,命是自己的,不要白白误了自己的性命!”
城墙上的北洋军听到劝降之后,一片哗然。
一个小兵与旁边的战友抱怨。
“人家说的对啊!咱们赌上命一个月才几块大洋,钱都被长官占去了,朝廷发的粮饷有几分落到咱们手中?”
显然他的战友也很认同他的话。
“谁说不是呢,要我说对面也是中国人,何必打上一场,还不如趁早投降。”
他旁边一直听他们讲话的小军官纠正他的错误。
“什么叫投降,对面的人民军兄弟分明说了,只要咱们及时放下武器,就属于临阵起义,是义军。”
“对,咱们都是义军!”
小军官的说法得到大多数士兵的认可。
对于处于战争一线的士兵而言,战争无可避免,但是如果能争取到不错的待遇,他们也会选择投降。
现在人民军的条件对于他们来说就不错。
放下武器,打开城门,保留他们一丝尊严,临阵起义可比投降好听多了。
于是士兵们纷纷想通,本来他们就是军队中的底边被发配防守城墙,干着最危险的活,却吃着最差的饭菜。
早就心里面不满了,这下人民军一来,条件还如此优厚,为什么不投降呢?哦不,临阵起义呢?
士兵们把督战的军官打晕,集体开城。
城外的人民军看到城墙上的北洋军士兵如此识相,也不由得咧开笑脸。
北洋军士兵打开城门之后,把打晕的军官用绳子绑上,抬出城当做取信人民军的信物。
主持这场临阵起义的小军官被士兵们推举成为代表。
来到城外与人民军交涉。
人民军第一野战军前排营长吕俊春亲自迎接。
他的脸上绽放出自然的笑容,快步与小军官汇合。
两者相遇并友好握手的画面被随军的摄影师抓拍。
人民军一幅人民军军官与北洋军起义军官相互握手大笑的侧面被相机忠实的记录下来,成为后来记述这段历史的有力证据。
照片上的两人笑容十分自然,人民军军官十分放松,北洋军起义军官则是一脸解脱。
一枪不发顺利开城的人民军士兵心情很不错,如无必要,他们也不想与中国人自相残杀。
北洋军则更加满意了,因为他们彻底看清楚了人民军到底部署了多少火炮,那就火炮不长眼不是假话,即使是再精锐的炮手,难免会有一两发打偏。
占领了通往城区的大门,人民军没有任何损失,士兵的精神状态也会饱满。
在他们看来自己正在做一件正确的事。
武秀荣也很高兴,现实不是游戏,人死了就是死了,不能复活,至少现在不能,所以看到对方很识相的投诚,他决定给他们算做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