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予着急的推开武秀荣办公室的大门。
把一摞文件堆在武秀荣的书桌上。
“我想你得看看这个,地方政府为了保证你制定的离谱的生育政策,财政已经告急了,这些都是请求中央转移支付的求援信。”
武秀荣听到这事差点被茶水呛住。
“什么?地方财政告急了?”
“我看这生育政策没问题啊?”
知道真相的轻予脸色都快绷不住了。
“还没问题,一个600人的小镇,出生人口都快到40人了?”
武秀荣挠挠头。
“有什么问题吗?”
“这才几个月啊?”
“一定是有人多报了!”
“怀胎十月,哪有那么多同时出生的婴儿。”
“而且本身新生儿的登记制度就几乎全是漏洞,全靠新生儿的父母主动登记,只要登记有新生儿出生,政府就要支出一笔费用。”
武秀荣这时吓出一身冷汗。
因为自己制定政策的时候不仔细,没有把后世的出生登记制度一起实行,导致有很多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
中央于是紧急叫停了生育补贴政策。
不仅是对于新生儿的统计没有标准,而且实际的奖励也完全不符合现实,能撑到这个时候暴雷已经是地方官员奋力找补的情况了。
一切确定的补助暂停,等中央决定好可行的政策之后,再重新审核。
总之,政策实施的几个月就算再快,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新生儿。
武秀荣又发现地方对于中央的决策太过依赖盲从,遇到问题之后,先是想办法自己解决,不去思考为什么出现问题,政策是否合理,撑不住了才向中央求援。
以至于有一些小问题等到中央发现之后就演变成大问题了。
比如这次暴雷,地方没有一个人提出有不合理的地方,中央需要重新讨论的,这还是轻予发现问题找他汇报。
这些官员还是因为财政无法支出高额的生育补助才来向中央求援的,而不是提出政策有不合理的地方,要求中央整改的。
看来是时候下放一些政策灵活改动的权力给地方了,不然这样中央认为还好,地方受不了的政策以后还会出现。
毕竟中央有时站的太高看不到底下的真实情况。
经过紧急调整的生育政策终于问世了。
首先对于新生儿的判定不再过于草率,需要地方公立医院出具的详细证明才能领取补助。公立医院对于新生儿的各项检查对新生儿父母的家庭都免收费。
其次补助的形式也发生改变,不再直接下发实物,而是以代金券的方式,养育新生儿的家庭需要定期去医院免费检查,然后获得代金券,去官方开设的福利商店以较为便宜的价格购买商品。
基本的价格就是只要有一点钱加上代金券就可以购买的程度,不会出现买劳斯莱斯-5元代金券的情况。
基本上都是以极为厚道的成本价加上代金券,而且代金券也有时间限制,购买也有相应记录。
对于孕妇的生理照顾是政策更改的主要部分,孕妇从确定怀孕到临盆期间都可以由政府照顾,这些照顾工作可以政府征集女性志愿者,不会花费太多钱,主要是在孕妇怀孕期间不必参与繁重的体力劳动。
孕妇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做一些简单的活,获得政府的津贴补助。
之前的政策强调实物奖励,很容易引导民众陷入把孕妇当做生产工具的情况。
实际上孕妇在孕期情绪波动较大,如果她的家人以一种较为功利的心态对待她的话,更容易造成她的产后抑郁。
所以新政策削弱了实物奖励的方面,更强调对孕妇的人文关怀。
以及对新生儿家庭的医疗与教育的支持。
比如生育二胎及以上的家庭,所有儿童都可以免费进入小学初中学习,不仅学杂费书本费全免,而且根据学习成绩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当然奖励都是价值较低也比较实用的。防止父母把儿童变成获得奖励的工具。
其实养育一个儿童最大的开销还是医疗与教育两方面,吃饭就是多双筷子的事。
现在政府不会大手大脚的发放实物,而是解决多胎家庭儿童的医疗与教育问题,纯粹的追求新生儿数量和兼顾质量是不一样的。
武秀荣把现在把政策称为鼓励生育但是更鼓励有计划的优生优育。
既然决定生下来,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