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即兴构思水平的,既得有文采,还得才思敏捷。
这类的酒令倒也难不倒沈长安,毕竟参加过很多次,就算偶尔失误一次,大不了罚杯酒便是。
几轮酒令下来,沈长安表现得中规中矩。
眼见没有难倒他,阮继远又开始出幺蛾子,提议每人现场吟一首诗或小令,一来可助酒兴,二来也让大家彼此点评。
当然,从诗社聚会的目的来说,这是常有的事。
比如大家将自己写的文章、诗词、画作、书法等作品拿出来相互品鉴、相互点评,以便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姑苏之所以多才子,与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分不开的。
很多外地学子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不远千里来到姑苏游学。
在场之人心知肚明,猜测多半是阮继远心有不甘,想找机会让沈长安出丑。
其实,这里的人很多都不太喜欢阮继远,因为此人一向自视甚高,且心胸狭隘。
当年之所以对唐伯虎心生怨恨,是因为这家伙写了一首诗,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这首诗堪比诗仙之作。
结果,唐伯虎在聚会中却毫不留情面,说此诗无非是堆砌辞藻,故弄玄虚,甚至连典故都用错了。
就这样,阮继远便将唐伯虎恨上了。
只是那时候唐伯虎如日中天,乃公认的江南四大才子,又是堂堂解元,他多少有些收敛。
后来,唐伯虎卷入会试泄题案,被罢黜为吏。
这下子,阮继远可就幸灾乐祸了,甚至还专门写了几首诗暗讽唐伯虎。
作为主人,石世春带头吟了一首诗,吟完后,一众人纷纷予以点评。
轮到沈长安时,沈长安巧妙地将前面的一些意见综合了一下,简略点评了几句。
随后,一行人一边喝酒,一边吟诗赋词。
几个姑娘也没闲着,有的上前斟酒、有的抚琴、有的吹箫、有的翩翩起舞,将酒席的氛围一波波推向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