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熹帝不能完全理解他,他很多时候也不能理解这个昏君。这昏君有些荒唐的心思、做派可谓疯狂,寻常人不要说做,连想都想不到。
就如云凝假孕的事——换个稍稍正常一些的人,都会从宗室中找个人接到宫中养在膝下,日后继承江山基业。可元熹帝却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宁可找个来路不明的孩子,也不肯要宗室中的子嗣。
他能接受身世让人不齿的静宁,却不与手足相亲。
霍天北取出一道奏折,放在龙书案上,“这是十名官员联名弹劾万博新的折子,臣压了多日,今夜想想,还是让皇上过目。万博新多年来的罪行,都在这折子里。该怎么做,皇上定夺,臣静候佳音。”
元熹帝慢慢拈起那道奏折,心沉到了谷底。
万博新……在这一刻,已经等同于是个死人。
所做的一切准备,所耗费的精力、心血全部付之东流了。
元熹帝又抬眼看了霍天北一眼,觉得此刻对方就像个虎视眈眈的狼,而他自己则似是处于狼爪下的羔羊。
霍天北拱手告退。
元熹帝一直凝视着那道奏折,过了半晌才回过神来。
一行泪无声滚落。
登基这么久之后,这是他第一次哭。
是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所谓他的天下,真的不再属于他了。
他是个罪人,是个迟早要将江山拱手让给别人的罪人。
君臣之间的话已经挑明了,他日后能过的,是真正的傀儡的日子。
☆、第068章
九月末,元熹帝亲自下旨,针对万博新连年来收受贿赂、营私舞弊做了决断:数罪并罚,流放西域。
这件事了却之后,元熹帝才得以再次见到云凝。上次云凝被人挟持进到养心殿,离开后就被带出了宫外。
兹事体大,就算元熹帝能舍下一名宠妃,也不能冒着贻笑大方的险置之不理。
也是在这件事之后,元熹帝对霍天北恨之入骨。他余生的目标就是除掉霍天北,为此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痛失了一心为自己筹谋日后境遇的万博新,随之承受的是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羞辱感,还有日日夜夜萦绕在心头的恐惧。种种相加,他很多时候宁可痛快地死去,也不愿意过这种日子。
云凝这些日子就住在锦溪书院,经常见到祁连城、杨柳,偶尔会遇到顾云筝。
见到顾云筝的时候,云凝心里充斥着妒恨。那女子的夫君将她的枕边人逼到了最狼狈的境地,那女子也将她放在心里这些年的人抢了去,虽说并不是有心勾引,然而祁连城屡次为了她与霍天北联手,已经可以看到来日迟早将为霍天北所用。
云凝也深深明白了一件事,日后再不能指望元熹帝有所作为了。刚有所行动,就被人捏住了软肋,还说什么要她不出宫门半步,结果呢?她被人堂而皇之地拎出了宫门,带到了宫外。
已是不得不承认,元熹帝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根本就不能成大事。她未来一切,只能通过自己步步筹谋。
心里怨念颇重,可在明面上,云凝还是笑脸相迎,反复解释着自己为何没有命人通风报信。
顾云筝也就由着她自说自话,不予追究。早就预料到的事,本就是有心试探,在这时也就没有失望可言。
云凝回宫后,一个消息传到京城——漠北起了内讧。
如果说现在能有一个人比元熹帝还不好过,非蒋晨东莫属。
他倚重、信任多年的亲信,在这关头,给他制造出了一场难以镇压的内乱。
那名亲信是顾衡。
顾衡从来就笃定,霍天北明知自己是引发他们兄弟反目的导火索之一,却不会告知蒋晨东。因为全无必要,也无意义。相反,让他继续留在蒋晨东身边,在关键时候,才会利用他。
如今战事其实已经到了尾声,漠北叛军不可能敌人得过数十万大军,他也到了必须站出来的时候——他不这么做的话,霍天北一定会告知蒋晨东,既能将蒋晨东意志击溃,又能达到迅速平定战事的目的。
多名将领劝说蒋晨东投降——投降兴许还有一条活路,若是徒劳挣扎,便只有全军覆没一个结果。
蒋晨东何尝不明白这些,可他又岂会不知,所谓归顺朝廷,便是向霍天北低头认输,再也没有与之为敌的余地。
他无从答应。
但是众人这样的言论一出,军心就乱了。将士们作战太久,早已身心俱疲,如今又到了无望之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