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六,姜家人起了个大早。
知道姜沅沅和两个孙子要去做什么,孟氏有点不放心,“元宝,还是让你大哥二哥跟着一起去吧。”
两个孙子战斗力太弱,要说家里这方面最厉害的还是老三,可惜老三现在还只能在家里养病,参与不了。
姜沅沅这次没有拒绝,“行,大哥二哥都叫上。”
万一陈家狗急跳墙,人多点也安全些。
孟氏想了想,又道,“娘也跟你们一块去。”
老姜头也补充道,“那我也去。”
没理由老妻去了,自己留下的道理啊。
再说了,这一天他也等了好久了,不亲眼看看多挠心啊。
姜沅沅想着她娘的战斗力,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叫上的,便点了头,“行,那就都去。”
三壮和四壮也想去,但被岳氏和赵氏拦住了。
“你们两去啥,又帮不上忙,别添乱了。”
路上,姜沅沅遇见了背着背篓准备去采药的徐芸芸,徐芸芸看着姜家人几乎全家出动,惊讶问道:“沅沅,你们去哪儿啊?”
姜沅沅热情的挽住了徐芸芸的胳膊,这些日子她在看《黄帝内经》,好多不解的地方都会问徐芸芸,两人感情也亲近了不少。
曾经疏远的两姐妹,又和好如初了。
“我们去陈文进家。”
徐芸芸拧眉,不太高兴,“你怎么又去他们家啊……”
说好的就做彼此的小姐妹呢?
“你也一起去。”姜沅沅拉着徐芸芸就走,“有好戏看呢。”
徐芸芸一听有戏看也来了兴致,乖乖的跟着姜沅沅来到了陈家。
陈家。
陈母在院子里喂鸡,见姜家人浩浩荡荡的来了,惊的差点没把手里的鸡食盆打翻。
“你……你们……你们来干嘛?”
陈母对姜家还是有些心虚的,这些年儿女的事情她也跟着掺和了,甚至有些主意还是她出的呢。
从姜家那边真是折腾了不少东西。
孟氏身先士卒,“陈文进那个白眼狼呢?赶紧给我滚出来!”
儿子是陈母的软肋,一听也怒了,“孟玉梅你有病是不是?!大早上吃饱了没事干上我们家来消遣了?!”
孟氏轻蔑的看了陈母一眼,“我能跟你们家人似的,一天天的就想着算计我们姜家的那点银钱?”
陈母运气,“你们一家子全围在我家外头,不是来找茬是啥?遛弯呢?!”
孟氏的嗓门大,陈母的也不小,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已经把周围的邻居都吵了出来。
“孟氏又和陈家的闹啥呢?”
“不知道啊,走,过去瞧瞧。”
吃瓜群众哪个都不少,八卦之风一刮,人们便纷纷往这边来了。
人渐渐多了,孟氏这才从怀里把陈文进十天前写的保证书拿了出来,“看见没,这是你们家陈文进亲手写的,初六那天我孙子二壮借了一本书给你儿子,说好了十天就还的,结果你儿子倒好,昨个儿我家二壮去要,直接就说弄丢了。”
“现在书铺的老板要让我儿子拿钱出来,十六两银子呢!”
“你们家今儿要么,把书给我拿出来,要么,把钱给我交出来!”
“啥玩意儿就要十六两?!”陈母并不知道这事儿,一下子惊呆了,“你那书是金子做的啊!”
姜乔瑜便道:“婶子,这书的价值可不低,若不是难得的书籍,陈文进也不会找我来借了。”
“你若是不信,就去县城里的高升书铺问问,这书是不是值这么多钱。”
这个时代书籍是十分金贵的,很多典籍都在有钱有势人的家里藏着,庄户人家要看真的是不容易。
这本《石羊子集》(杜撰的,不要较真哦~)也是书铺的章老板偶然收得,不是他们兄弟二人,根本是不愿意出借的。
要说这个十六两都是章老板当时念在两个孩子在他那里抄了几年的书才给的友情价。
姜乔瑜想着,觉得还是有点便宜陈文进这厮了,早知道之前写的时候就该写个二十两的。
没准小姑一高兴,自己还能多分点呢!
陈母看着孟氏手里的那张保证书,认出那确实是儿子的字迹,上面还画了押,心里面骂死了这个败家子了。
她是造了什么孽哟,生的两个孩子都是败家子!
这端午才赔了五两,现在又要赔十六两,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