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儿韩灼是认得的,但诗确实是作不出来的。
他心里清楚,姜乔瑾心里就更清楚了。
韩灼和姜沅沅的认字都是他当年教的,他小姑现在是跑远了,但他肯定小姑父的文化程度绝对还停滞不前。
“姜秀才,你这不是为难你小姑父嘛!”
自从姜乔瑾考中之后,村里人的称呼就从大壮变成了姜秀才,仿佛挂在嘴巴上也能沾沾光一样。
“就是!姜秀才,你这太难了,换一个容易点的呗。”
姜乔瑾板着脸,正想开口,老姜头暗戳戳的拧了一把他的胳膊。
他站在姜乔瑾的身后压低了声音,“你小姑父答不出来,丢的是你小姑的脸!你小姑要是丢脸了……”
老姜头的话没说完,姜乔瑾就心虚了。
小姑要是丢脸了,别说是小姑本人,就是他爹娘也得把他给撕咯。
谁管你秀才不秀才,在老姜家人心里,就是长孙姜大壮!
“咳咳。”姜乔瑾轻咳一声,“那就换个简单点的,就背……”
姜乔瑾本来是想说背一段《出师表》,但见姜乔瑾一个劲儿的给自己使眼色,背后老姜头的目光似乎也带了丝丝的寒气。
他便犹豫了,这一犹豫,韩灼干脆趁机一个大力将姜乔瑾抱了起来。
韩玥早得了哥哥的眼神,从兜里拿出铜板就开始往院门扔。
众人哄笑着抢钱,被抱走放在一边的姜乔瑾只能黑着脸,看着自家二叔和三叔偷偷放水了。
不放水能咋办?韩家就两个人,他们姜家这边一群……
姜老大站在姜沅沅的闺房门前,“幺妹,该出门了。”
孟氏把盖头给姜沅沅盖上,叫了姜老大进来,由姜老大牵着,来到了堂屋。
姜沅沅和韩灼并肩而立,岳氏把准备好的红绸递到了两人的手中。
老姜头和孟氏端正的坐着,等小两口敬茶。
老姜头红着眼眶,语气里是万般不舍,“小韩,我们家元宝就交给你了。”
孟氏的声音里也带着浓浓的鼻音,“元宝,你嫁过去以后,要多体贴你的夫君,关爱小姑,知道吗?”
韩灼和姜沅沅点头应下,对着老姜头和孟氏又是一拜。
农家结亲很少会请轿夫抬花轿的,路程远些的一般都坐挂了红驴车或者牛车,最次的也是坐板车。
但像姜沅沅这样嫁到一个村,走路不到两刻钟的都是新郎官自己背回去。
春婶凑到了姜沅沅的身边,小声道,“元宝啊,哭嫁哭嫁,你一会儿可得哭大声点。”
盖头下的姜沅沅微微一愣,这……要咋哭啊?
“背新媳妇儿咯!背新媳妇儿了!”
小孩子们一边拍手一边喊,韩灼在村民们的簇拥中将姜沅沅背上,然后在众人的欢喜声和姜沅沅假兮兮的哭声里回到了韩家。
韩家已经修整过了,虽说还是那两间房,但看着没之前那么破了。
韩灼的父母都不在了,和韩家那边也没了关系。
但高堂不设,这门婚事就会被人诟病,所以现在坐在上面的是李村长和王氏。
拜了天地和高堂,姜沅沅就被送到屋里休息去了。
韩家这边没有人手,所以是姜家人帮着操办的,当然,钱是韩灼自己出的。
姜沅沅一个人坐在床上,等的脖子都酸了。
“嫂嫂,你饿了吗?”
韩玥偷偷摸摸的来到了姜沅沅的身边,递了一个喜饼给姜沅沅,“嫂嫂,先吃点吧。”
姜沅沅接过,埋着头在盖头下吃了起来。
说真的,折腾这么久,她确实是饿了。
吃完了一个喜饼,韩玥又问,“嫂嫂,你要喝水吗?”
姜沅沅蒙着盖头点头,韩玥便蹦蹦跳跳的给姜沅沅端了一杯水来。
她今天是真的高兴啊,哥哥终于娶媳妇儿了,娶的还是她最喜欢的姜家姐姐。
“玥儿,你去前头看着点你哥,别让他喝醉了。”
韩家院子里,孟氏也在这么嘱咐自己的三个儿子,“那些个没安好心的是要往死里灌女婿,今儿是你们幺妹的大日子,你们三个,可得多给你们妹夫撑起来。”
兄弟三个自然是满口应下,自家的妹夫,当然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去。
嘱咐完了三个儿子,孟氏才悄咪咪的来到了新房里。
“元宝,饿不饿啊?”
姜沅沅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