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夫是什么人啊?”
吃完午饭,姜沅沅偷偷的向徐郎中打听。
徐郎中捋着胡子笑了笑,“秦家可不一般,世代行医,济民堂是秦家的家业,每个府城都有,秦家的家主还是太医院的院判。”
这背景硬呀!
难怪他一开口,阴阳怪气的马大夫和周大夫就不说话了。
惹不起!
下午,姜沅沅的诊桌面前,依旧是门可罗雀。
她也佛系了,没有就算了,干坐着浪费时间,她便从空间掏出一本医书,认真地看了起来。
“请……请问,你……这里也是可以看诊的吗?”
姜沅沅抬起头,面前站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姑娘,瞧着有些营养不良,因为瘦,一双眼睛显得特别大。
姜沅沅赶紧阖上医书,“可以可以,坐吧。”
小姑娘看她这么热情,忽然就有些犹豫了。
怎么看怎么不觉得这个姐姐像是懂医术的。
她又瞥了一眼旁边的队伍,每一个都长得很,排到后面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小姑娘转头就跑,做好准备的姜沅沅:……
可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小姑娘又扶了一个脸色更加不好的妇人走了过来。
“这是我娘,她生病了。”
姜沅沅点头,微笑着问:“哪里不舒服?”
小姑娘说道,“我娘嗓子疼,咽不下饭,喝水也疼,现在已经不能说话了。”
姜沅沅让妇人张开嘴巴,仔细看了看。
“扁桃体化脓了,你娘这病拖了些时日了吧?”
小姑娘点头,“是月初觉得有些不适的。”
姜沅沅并没有多问,两人身上的衣服满是补丁,吃药是要花钱的,若不是这次义诊不要钱,估计两人也不会来就医。
钱家准备了一些基本的药材,多是治疗风寒,发热这些症状。
妇人的情况比较严重了,那些免费的药材这时候作用不大。
姜沅沅想了想,从空间里摸出陶瓶,倒了一颗药丸递给妇人。
“先把这个吃了,我再给你开两副药,你等一会儿去后面那个大棚子排队抓药。”
姜沅沅开完药方给了小姑娘,又去后面倒了一碗水给妇人。
妇人感激接过,把药丸吃了下去,这才和小姑娘一起去后面的药棚排队。
有了第一个就有了第二个,虽然只是零星的两三个简单病例,但姜沅沅还是挺开心的。
钱鑫和吴登两个纨绔过来时候,姜沅沅正全神贯注的给一个老汉扎针。
钱鑫一见到姜沅沅,眼睛就亮了起来。
吴登瞥了他一眼,“长得不错,身材也不错,有点黑,是你喜欢的类型,不过……你什么时候改口味?看上有家室的女人了?”
钱鑫收回目光,有点烦躁,“就是晚了一步。”
和钱鑫不同,吴登喜欢的是肤白一类的。
他只看了一眼,就没了兴趣,见他兴致缺缺,便问:“听说善堂里又来了一批新的?”
钱鑫闻言,点头,“是,上个月刚送过来的,年景不好,善堂里收的人就多,对了,我前两天去看了看,有两三个还不错,你要不要……”
吴登想了想,摇头,“还是算了,上次弄死的那两个我爹费了好大劲儿才压下来呢。”
钱鑫白了他一眼,“还不是你家下人太蠢,找个地儿埋了不行,非得扔河里去,不知道元宵有斗花灯?”
吴登不耐烦的摆手,“图省事儿呗,已经被我爹处理了。”
“吴县令手真快。”
吴登扫了一眼义诊的队伍,“钱鑫,你爹这一义诊,钱大善人的名声怕是更响亮了,是不是打算给你谋个差事了?”
钱鑫打了个哈欠,“他这是给我大哥铺路呢,有我的屁事儿。”
吴登一笑,转了话题,“我今儿打算去看看兰香和梅雪,你也一块儿吧。”
钱鑫的目光又扫了一眼姜沅沅,叹了一口气,“行吧,一起。”
……
第一天义诊,姜沅沅一共接了八个病人,病症都是由风寒引申的。
第二天义诊,姜沅沅一来,就发现自己的诊桌前已经有三个妇人在排队了。
徐郎中笑道:“不错,今儿个开了个好头。”
姜沅沅颔首赞同。
姜沅沅在诊桌前坐下,三个妇人一窝蜂的就围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