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和姜家在商量着两个小辈的婚事,钱管家已经带着家丁和聘礼回到了钱府。
听说钱家看好的姑娘被姜家抢亲了,钱老爷的脸色也不太好。
钱管家说道:“老爷,姜家未免有些太嚣张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坏了六少爷的亲事。
一群乡下的泥腿子而已,哪里来的自信?
钱老爷沉着脸道,“算了。大郎刚刚上任,一再嘱咐家里不要多生事端,六郎的婚事以后再说吧。”
钱老爷心里不痛快,杏花村的小李氏心里也不痛快。
要不是公婆拦着,她真想冲到他们家去问问,她的秋娘到底比那个唐杏灵差在哪儿了?
这拒了他们家才几个月,转头就和别人定亲了。
这还是亲姑姑呢!
要是城里条件优异的姑娘也就罢了,偏偏还是桃花村的人。
那唐杏灵家的条件比自己家还不如!小李氏心里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岳老大看着媳妇儿气的头发都快立起来了,忙道,“感情的事情本来就说不准,有什么好气的,咱们家秋娘条件好,不怕找不到人家。”
“我们家姑娘自然是好的!”小李氏气呼呼的又说道,“我就是气不过。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把娘家撇的这么干净。亲上加亲的好事儿还不愿意!”
小李氏在气头上,岳老大也不好替妹妹说话。怕火上浇油,越烧越旺。
而要说岳家谁最开心,当然是岳老二的媳妇儿唐氏。
唐氏是唐老太太妹妹的女儿,因为父母早早过世,所以从小就养在姨母和姨父的膝下。
唐奶奶把唐氏当亲生女儿一样,唐氏也把唐奶奶当亲生母亲一样对待,就连称呼也和过世的唐家老三一样。
知道唐杏灵要嫁给钱鑫那个声名狼藉的浪荡公子,她这个姑姑急得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
如今唐杏灵有了好姻缘,她这个当小姑的心里怎么能不开心?!
但同时她也知道小李氏这会儿心里正不痛快呢,所以不敢表现出来。
只是私下里和岳老二说起,要给唐杏灵添妆。
钱家虽然走了,但姜家和唐家并没有完全放心。
他们可以抢亲,钱家当然也可以。
为了防止这万分之一的可能出现,唐杏灵和姜乔瑾的婚期就定在了五月底。
距离现在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
姜乔兰无疑是所有姜家人里最惊愕的了。
昨天和丈夫回娘家让小姑瞧病,还一点风声都没有,今天就直接带抬着聘礼过来下定?
他这哥哥的速度还真是够快!
惊讶归惊讶,姜乔兰的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她在桃花村住了一年多,虽然和唐杏灵的交往不深,但也知道唐杏灵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姑娘。
这样的姑娘做大嫂,想来也是好相处的。
时间倏忽而过,转眼就进入了五月。
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杏花村的村民们脸上都带着忧愁。
连冬小麦的收获喜悦都减淡了许多。
这雨要是还不下,下半年的日子可咋过呀?
这点粮食还不够夏收以后交税的呢。
种了冬小麦的人都这样担心,没有种冬小麦的郑家和陈二蛋更是悔恨不已。
梁氏这时候就觉得庆幸,还好上个月陈二蛋把自己卖给了田老四,不然连口粮都没有。
但田老四就觉得心里有点苦了。
有了婆娘暖床虽然好,但是花了银子还要花粮食来养活。
他一个人也没有种多少麦子,往后可咋整啊?
大人们觉得不好过,孩子们就觉得更忧心了。
钱家善堂来的三十四个孩子里边儿,有二十个都是女孩。
不过才一个月,二十个女孩就已经走了六个,包括之前住在姜沅沅家的红梅和柳儿。
秀秀垂头丧气,不解问道:“为什么呢?好不容易离开钱家家,为什么又要回到那样地方去?”
说是到城里去做工,但秀秀心里清楚他们去的是什么样的地方。
姜沅沅拍了拍秀秀的肩安慰道:“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秀秀忽然就红了眼眶,仰头看着姜沅沅,“姜姐姐,那真的不是个好地方!我姐姐就在那儿。我知道的。”
秀秀一直没有提她的姐姐,所以姜沅沅也一直没有问。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