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快点能拿到三成的收成,稍微再上点心就能拿到四成租子,聪明点的在李村长刚说的时候就把要佃租的地定下来了。
反应慢点的,在看见别人佃租以后也跟着佃租了。
留下的这几个,嗯,就是那又蠢又坏的。
几个人一听地已经没有了,脸上都有了焦急的神色,“里长,这没有地可以租了,我们咋办呀?!”
“是啊,里长,要不你再分点给我们吧?”
李村长瞪眼,“这是我说分就能分的?我三天前就说了,让你们要佃租的赶紧,早干嘛去了?”
几人脸上一红,“我们这不是在考虑吗?”
李村长哼哼了两声,目光中带着讽刺,“你们考虑了三天,别人还能等你们三天了?没有了已经,回去吧。”
几个人急了,转头看向姜沅沅,哀求道:“姜娘子,你行行好,把地租给我们吧。”
姜沅沅不为所动,冷淡道:“可是地已经都租出去了啊,对我来说,这地只要佃租出去了就行,谁种无所谓。”
就这几个心眼比蜂窝煤还多的人,她脑子瓦特了才会把别人手里的地给他们。
几人见姜沅沅和李村长都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也拿他们没办法,只能灰溜溜的离开了李村长家。
等几人走了,姜沅沅这才拿起桌上的册子看了起来。
李村长记录的很详细,谁家佃租了哪些地,家里有几口人,男女各多少,年纪如何,一眼便明了。
姜沅沅看了一会儿,抬起头,由衷的感谢道;“李叔,谢谢你了!”
李村长摆了摆手,“咱们两家不说这个客气话,真要说谢,该是我谢谢你,你这把田地佃租给村民们,可是解决了村里人最重要的生计问题呀!”
姜沅沅微微一笑,“各取所需。”
李村长也跟着笑了笑,问道:“元宝,鸡公山和后山你真不打算租出去?”
姜沅沅道,“不租,我自己找人种。”
李村长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
鸡公山和后山,姜沅沅打算用来种果树。
之前韦庄头介绍了几个果农,姜沅沅今天已经请姜老三去看看情况了。
傍晚的时候,姜老三赶着牛车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却不怎么好。
“之前天太旱了,果农们也损失惨重,我今天去了四个园子,里头的果树稀稀拉拉,有活着的都还蔫蔫搭搭的,树苗现在没有,成树移栽天气冷也不合适,幺妹,再等等吧,开春天气暖和些再看看。”
姜沅沅颔首,“只能这样了。”
白天去勘察了地形的姜老大这时候问道:“对了,幺妹,你说的鱼塘挖在村东那边行不?那里地方大,地势也挺不错的。”
姜沅沅点头,“大哥觉得可以那就挖在那里吧。”
姜老大道:“那我明儿就去找人挖。”
姜老二也问:“幺妹,佃租是从明年开始,那地空着挺可惜的,要不先种点萝卜,韭菜啥的?”
姜家自己的地已经种上了,种了三亩,萝卜,白菜,韭菜,还有香菜,这些都是寒冬腊月里容易成活的。
姜沅沅想了想,点头,“可以,二哥,你就自己安排着来吧。”
老姜头和孟氏就坐在屋檐下看着兄妹四人商量,一时间都有点恍惚。
老姜头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咱们俩还能看着他们多久。”
孟氏的目光平静如水,“能看一眼元宝将来的孩子,我就知足了。”
老姜头又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女婿现在怎么样了,这么久都不往回带信儿,我心里头慌。”
“打仗呢。”孟氏的眉头紧皱着,“没信儿就是最好的信儿了。”
要是真有个三长两短的,依着姜沅沅和姚氏的关系,肯定会一早通知的。
老姜头一想也是,然后抬起头看了看天,感叹道:“也不知道这仗多久才能打完了。”
时间一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八。
眼见着年关将近,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年货了。
纪炜这些时日跟着姜老三往码头跑,也挣了些银钱,虽然不多,但也能买上几斤肉做年礼送给姜家。
朱氏不会农活,但做的一手好菜,白住在姜家心里不安,所以平时总是和岳氏抢厨房里的活儿干。
这天,姜沅沅提了一副大肠送到厨房。
“大嫂,我们晚上吃烧肥肠吧!”
朱氏看着大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