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的年夜饭很丰盛,岳氏挖空了心思,做了不少寓意好的菜。
十几人坐了两桌,姜家没有男女不同席的习惯,所以,姜乔瑾领着孩子们坐一桌,大人们一桌。
老姜头坐在上位看着一桌子的好菜,笑得合不拢嘴儿。
他们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朱氏和纪炜则是有些恍惚。
犹记得去年过年的时候,家里父兄皆在,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好不
朱氏想着,红了眼眶,忙低下头去。
岳氏见了,便安慰道:“大过年的,可不能伤心,吉人自有天相,我相信他们会回来找你们的。”
纪炜也宽慰母亲,“是啊,娘,爹和大哥不会有事的。”
朱氏抬头看了看岳氏和儿子,勉强的笑了笑。
她心里也就只有那么一丝丝的希望了。
今年姜沅沅没有买烟花,吃完了晚食,一家人便坐在堂屋里闲话。
夜渐深,老姜头和孟氏年纪大了,刚至亥时,便困得只打哈欠,回屋睡了。
姜沅沅去徐苹苹那里陪着说了会儿话,也回了屋。
她本想再看点医书,可翻来翻去的,竟然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她索性就把书阖上,起身打开了窗户。
寒风迎面吹来,她不由得裹紧了身上的棉袄,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心里有些惆怅了起来。
去年这个时候他们还在一起守岁呢,何老头那个老不羞困得眼皮子打架都不去睡,就要在他们面前当电灯泡。
记忆犹新,但人却都不在身边。
也不知道,韩灼现在如何了?
平州。
韦家军驻扎处。
虽然是大年三十,但军中的气氛依旧十分紧张。
自从萧长弈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反了之后,韦将军就第一时间跳出来站在了萧长弈这边。
朝廷现在依旧是吕偲监国,尽管各地起义不断,但主要兵力吕偲还是用在了对付萧家和韦家这边。
和韦家军对战的是吕偲的族亲吕促,此人倒是有那么一点本事,手底下有两名薛,高两位大将,着实让韦将军有点头疼。
到底是年夜,底下的士兵打了点猎物,年夜饭做的倒也有些模样。
韦将军的营帐里,坐着他手下颇为信任和重用的人,韩灼作为他的副将,自然也在此列。
众人一边用饭一边商量着明日两军对战该如何守城。
一直到亥时末才散去。
韩灼走出营帐,抬头看着如墨一般的天幕,忽的就想起去年雪夜里背着她从桃花村往家走的场景。
“韩灼。”
他正愣神呢,徐枫走了过来。
他回过神来,看着徐枫,问道:“这么晚了还没有睡?”
徐枫浅笑,“大家弄了个火堆,正一块儿吃喝呢,你也一起吧。”
韩灼想了想,点头,“好。”
篝火旁,围着笑闹的都是熟人。
这群人里,韩灼的职位最高,是唯一能在韦将军身边说上话的。
他一来,众人便纷纷起身,将他环绕其中。
“韩副将,你可来了!”
“韩副将,我们给你留了一坛子好酒,你可要赏脸啊!”
“韩副将,坐这里!”
如今的韩灼早就已经不是杏花村那个众人嫌弃的野种,他年纪虽轻,但一身的本事,只身一人敢入敌营,还能得的地方将领的首级回来,单单是这份胆气足以令人折服。
在场的人,无不钦佩。
韩灼难得的有了笑容,在众人的簇拥中坐下,喝了一碗递过来的烈酒。
“明日,我要带一支队伍做先锋开路,你们可有谁愿意与我一起?”
他话音一落,众人便一下子沉默了,你看我,我看你,似乎想从对方的目光里看到答案一样。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参军是为了那一点粮食和水,是为了活下去无奈的选择,也有的人,如韩灼和徐枫想的守卫身后的家人。
徐枫考虑了片刻,第一个道:“我明天跟你去。”
开路的先锋意味着危险,也意味着机会,来都来了,徐枫觉得搏一搏也不是不可。
徐枫这一应声,其他人也有些蠢蠢欲动。
“我去。”
“我也去。”
“还有我!”
最终,算上徐枫有十六人愿意跟着韩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