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福和常缘见李英歌没有阻止,就忍俊不禁的退出观景亭,依言去帮陈瑾瑜“招待”她的教养嬷嬷和丫鬟们。
李英歌对陈瑾瑜的不按常理出牌已经习以为常,当下命常青也退下,心里想着前世此时正是信国公职位变动前后,就状似不经意的问道,“看你这一脸喜色,不单是因为家里的两位堂嫂有了喜信吧?”
“咦?你的眼睛倒是尖得很!你怎么不说我是因为见了你才满脸欢喜的?”陈瑾瑜嘟呶着打趣一句,到底不是藏得住事的性子,大眼笑得弯弯地道,“我爹要挪地方啦。从光禄寺落到内务府,管采办局。外头那些眼红心酸的人老说我爹娶了我娘,是得了体面丢了里子,好好的国公只能在光禄寺当个富贵闲人。
这下看那些人还怎么嘴碎!内务府的采办局可是个肥差,不知道有多少挤破了脑袋也进不去。这会儿让我爹得了这个职位,还是皇帝舅舅亲自拟定的,看那些人还怎么暗地里瞧不起我爹!还是我娘请皇帝舅舅过了春酒宴再公布调动的消息,否则到时候门槛都要被人踏破!”
果然,信国公和前世一样,三月官员考核后就换了地方,改任内务府采办局长官。
官职虽不高,但却是个实打实的肥差。
而采办局,正管着皇商的所有事务。
李英歌眼中含笑,真心实意地道了声恭喜,顺着话茬道,“城阳大长公主所虑不错。三月就要开始新一轮的皇商竞选,要是赶在这之前爆出信国公左迁内务府采办局的事,你就别想好好吃春酒了。”
陈瑾瑜不以为然的摆摆手,“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娘慈和好相处?那是因着皇外祖母和四表哥喜欢你,我娘才拿你当自己人待。外头人还说我爹是个老好人呢,其实他二老都门儿清呢,之前就不爱和外人走动,如今换了好职位,照样不会给那些找上来的人开方便之门。”
前世信国公就有个秉正刚直的名声。
李英歌笑道,“你说的是京中的高官大户,那些竞选皇商的商户可都精明厉害的很,只有你想不到的门路,没有他们做不出的送礼讨好的法子。”
陈瑾瑜对这些其实不太了解,更不太上心,闻言大眼珠子一转,忽然道,“我听我娘说,元宵灯节帮了我的袁太太和袁公子出自淇河袁家,听说淇河袁家在东北边关是有名望的商贾,这次也会参与皇商竞选……袁太太和袁公子这一房,据说还曾是你家本族的旧姻亲?”
城阳大长公主是经历过的风雨的人,又宠爱陈瑾瑜,对于爱女的“救命恩人”岂会不查不问。
李英歌闻言半点不意外,又想着那天谢氏的态度和说话,想必那位传话的妈妈定是悉数报给了城阳大长公主听,便点头道,“我们家和淇河李氏没有什么来往,唯独和曾经是本族宗房的内二房有些交情。内二房的老祖宗曾帮过我娘,她老人家去世后,我娘才和内二房断了书信来往。
不过每年的四时八节,也从没断过节礼,直到前阵子……内二房遭了火灾,人都……死绝了,这才断了来往。袁家说是淇河李氏的旧姻亲,和我们家却是没有半点关系的。”
李英歌说到“死绝了”三个字时,毫不掩饰面色骤然发沉的冷色。